“上个月,我拿到了今年的土地流转费,20亩地一共14000多元,再加上我每个月的打工收入,一年能收入7万多元。”12月5日,精河县大河沿子镇乌什布拉克村村民玛那西·阿斯哈尔乐呵呵地说。
与往年不同,今年玛那西不用在地里忙了,他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后,收入比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的收入比自己种棉花增加了不少。”玛那西说。
乌什布拉克村以种植棉花为主,但不少村民因为不善管理,种植棉花的经济收益偏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19年,村里开始实施土地流转,村民们从此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今年,全村15000多亩土地全部实现流转,受益村民达370户。通过土地流转,村子改变土地经营模式,解决了村民土地种植成本高、收益低的问题。”乌什布拉克村党支部书记马伊拉说。
“目前,我们公司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土地流转面积达2.4万亩,通过机械化、集约化的新型农田管理模式,提高了亩产效益。今年,棉花收购年加工量1.9万吨,年产值4.71亿元,带动博州当地群众就业500余人。”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博州地区经营负责人张海林说。
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旗下主营棉花产业的企业。自2010年以来,博州供销合作社积极发挥桥梁平台作用,为博州企业和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旗下企业对接,让优质新疆棉销得更“俏”。
“今年6月,我们当地棉花企业与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旗下棉花企业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开发、运营、维护、拓宽棉花市场,在棉花购销、加工、经营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助推新疆优质棉花销售全国各地。”博州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张勇说。
从2017年开始,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就开始尝试在博州开展土地流转棉花种植项目,当年流转土地3000亩,当年见效。试点成功后,继续稳步推进,逐年增加土地流转规模,目前已在全疆托管、流转土地达6.5万亩,实现棉花北斗定位导航一体化播种、无人机管控、机械化采摘。如今,该公司在全疆一共经营了17个轧花厂,皮棉收购和采购量已接近30万吨,采购金额超过50亿元,棉花销往湖北和全国各地。
张勇说,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与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的合作,扩大土地流转和托管规模,拓展优质棉种植、加工、经营、销售等业务。此外,还要发挥博州肉牛、玉米、葡萄、油料、枸杞等优势,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方面展开项目合作。(记者 宋雅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