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马上就要送过来了,把检测试剂准备好……”近日,在二师焉耆医院检验科内,副主任检验师但燕正和同事们一起进行紧张有序的检验准备工作。
今年37岁的但燕已在焉耆医院检验科工作了14年,她始终刻苦钻研业务,自觉加强学习,精进与工作有关的理论知识,目前已成为科室的骨干。样本接收、信息录入、试剂调配、核酸提取……这些工作流程但燕熟记于心。核酸提取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环节,整个过程都需要手工操作。在核酸检测的整个流程中,检验科医生离潜在的危险极近。但燕说:“我们长期待在这种环境下,经常感到全身酸痛、呼吸困难,但还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我们的工作必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不能有一丝马虎。”
为了准确快速出具每份核酸检测报告,检验科实行18小时轮流上岗。对于普通人来说,从核酸检测到出具结果是6至8小时的等待,而对检验科医生来说,是8小时的不停歇,步步筛查、层层把关。每天千余份的检测样本,同样的动作要重复上千次,如果发现取样异常,更是要从若干样本中找出异常样本,重新检测。虽然工作很枯燥,但是但燕和同事一直默默坚持。“但燕以及我们检验科全体人员每天要完成5万多人次的核酸检测工作,经常忙得连轴转,但是大家都没喊过累。”二师焉耆医院检验科主任谢前进说。
2020年10月,喀什疫情形势严峻,但燕主动请缨加入援喀医疗队,带领二师焉耆医院10名队员,连夜赶往喀什莎车县,以最美逆行奏响生命之歌。她和队员们与时间赛跑,不分昼夜,带领队员们保质保量及时准确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在实验中,她给自己安排的永远都是最累、耗时最长的检测工作。
在一次凌晨的实验中,但燕的肾结石发作,出实验室时队友们发现她脸色惨白,才知道但燕忍着剧痛一直坚持到实验完成。看到大家疲惫担心的面容,她强装笑脸安慰大家道:“没事儿,回去吃粒止疼药,休息一下就好了。”“但燕总是把担子往自己肩上扛,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第一个冲锋在前,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二师焉耆医院检验科检验师李阳说。
两年多来,她坚守在核酸检测一线,勤于担当,连续奋战,在抽调驰援喀什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优异,获得2020年“兵团援喀检测医疗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突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