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足不出户享受农技专家指导,在田间管理中“对症下药”;网络一键下单,就能享受购买农资、贷款、补贴等各项服务;通过气象、病虫害等大数据分析,提前预判预警……这些功能均因六师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投入使用而得以实现。
6月22日下午,六师共青团农场五连职工袁家强在棉花地里,用手机给棉花拍照,准备上传到六师农业大数据平台,咨询专家棉花田管技术。
共青团农场五连职工袁家强说:“有了这个app以后,给我们职工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们买农资、农机具有优惠,种棉花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平台上咨询,专家可以及时给我们解答。”
六师农业大数据平台于去年9月运行,目前有1.8万用户关注,平台结合师市农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农户需求为导向提供现代化数字服务。
共青团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文江说:“app的推广使用,便于职工在农业生产中进行信息操作和实施,通过棉花质量追溯体系,职工信息及时输进去,就可以追溯到从种到管到收的具体情况。”
六师农业大数据平台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着力打造全师农业大数据“一朵云”,绘就覆盖全域的地理信息“一张图”,编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应用的“一张网”,为师市农业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
“这个平台有12项功能,可以买农资、办理保险、贷款、实现农机的租赁、农产品的发布,还提供农技服务,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随时跟农业专家提问,并得到专业性技术解答。”六师农业产业化大数据运维中心负责人王歆说。
数字赋能,让农业产业发展有“智”更有“质”。
六师农业产业化大数据运维中心负责人王歆说:“我们即将在平台植入卫星遥感技术,农户在家通过手机就可以查看到作物的长势情况,以及进行灾害分析、气象预警、产量预估等,都可以通过手机,通过平台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