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党旗红 产业兴 连队美——兵团党委党校(兵团行政学院)驻三师四十四团十八连“访惠聚”工作队记事
7.5万
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工作队队员刘尚坤(左二)用手机为孩子们讲授传统文化知识(资料图片)。蒋红 摄

在工作队的协调下,十八连蔬菜种植能手艾莎·吐逊(右)向邻居传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资料图片)。刘尚坤 摄

●兵团日报记者 陈琼

金秋时节,走进三师四十四团十八连,道路干净整洁,新房错落有致,道路两边悬挂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美丽乡村新画卷扑面而来。

“土坯房变成了新砖房,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连队还有宽敞的健身广场可以活动,生活真是大变样。”十八连群众莫合旦·吐逊说。

近年来,兵团党委党校(兵团行政学院)驻三师四十四团十八连“访惠聚”工作队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扶贫扶志、发展产业、拓宽就业渠道、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连队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大大增强。

一 党建引领 拓宽增收路径

采棉机在银色的棉田里穿梭,房前屋后庭院菜畦葱郁,集中养殖区牛羊肥壮……深秋时节,十八连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0月10日早上9时,十八连群众阿里木·克里木和妻子便在自家的庭院里忙碌起来。打扫卫生、洗菜、和面、蒸包子……不一会儿,庭院变得干净整洁;厨房里,各类食材也准备就绪。

早上10时,随着买早餐的客人陆续到来,阿里木·克里木和妻子便忙得不亦乐乎。

“在连队党支部的帮助下,我们在自家庭院里开起了家庭餐馆,每天收入四五百元。”忙完一阵后,阿里木·克里木便和记者畅快地聊起来。

2019年以前,他和妻子靠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生活困难。从今年春天到现在,短短7个月的时间,这个开在自家院子里的餐馆,不仅为他们一家带来了稳定的收入,还让他家有了积蓄。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工作队通过创建“党支部+庭院经济”“党支部+合作社”等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庭院经济、连队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

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加强学习、连队“两委”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经常性组织群众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工作队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全过程。2019年底,十八连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如今,连队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显著增强,在连队进行的居住区综合整治中,职工群众积极响应和支持党支部开展的各项工作,齐心协力共建美丽连队。

二 调整结构 “种”出红火产业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十八连人均耕地少,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十分关键。

工作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引导连队职工群众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搞活庭院经济,让职工群众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收益。

10月13日,十八连种植户艾沙·亚库甫吃过早饭后,便匆匆赶来地里,迎着秋阳辛勤劳作,采摘万寿菊。

“今年是我第一次种万寿菊,长势特别好,纯收入超过了5万元,每亩地连队还给我们600元的补贴。”艾沙·亚库甫开心地说。以前,艾沙·亚库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他成了连队的致富“明星”。

今年,仅在500余亩葡萄地里套种万寿菊一项,就能为十八连16户95名困难群众每人带来9000元左右的收入。

工作队还鼓励职工群众种植蔬菜,增加收入。工作队免费为种植户提供蔬菜种子,引导他们种植不用化肥和农药的蔬菜,还动员种菜技术好、致富能力强的示范户免费为大家提供技术帮扶。“我今年种植了10亩地的大田蔬菜,预计今年可以收入6万元。”十八连蔬菜种植能手艾莎·吐逊笑呵呵地说道。

在十八连,许多职工群众的小院子成了“钱袋子”。今年开春,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十八连在新建的587套抗震安居房院内、院外养殖家禽8000余只,栽种果树7000棵、葡萄树15万棵、万寿菊30万株,种植蔬菜60亩、苜蓿200亩。

“以前尘土飞扬的沙包地,如今变成了花园、菜园和果园。”10月28日,在院子里收获南瓜的十八连职工达吾提·艾买提深有感触地说。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从今年秋收的情况来看,成效明显。”工作队队长蒋红说。

三 创业就业 开启美好生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工作队加强感恩教育,让困难群众真正理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好日子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如今,越来越多的十八连职工群众走出了一条大田赚钱、工厂领薪、开店生金的多元增收新路子。

“在家门口的工厂工作,每个月工资2000元。”今年,成为“上班族”的十八连群众子比日姑·卡的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初到图木舒克市奥欣科技有限公司上班时,比日姑·卡的还有些忐忑不安。如今,她做事细心、业务娴熟,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统计员。

“现在连队里没有闲人,企业上班的,自己开店的,干完自家农活又出门打零工的,大家都忙着挣钱呢。”比日姑·卡的笑着说。

本着让群众就近就地就便就业的原则,工作队多方联系,引导十八连职工群众到图木舒克市的企业和广东援疆创业园就业;鼓励群众充分利用连队21间“十小店铺”和巴扎区创业开店,让有创业意愿、创业条件和不便外出务工的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在十八连,涵盖饭店、服装店、五金店、超市、蛋糕店、电动车销售等经营内容的“十小店铺”已经开业运转一年多了,种类齐全的小店铺给连队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我开了一家快餐店,一天可以收入1000多元。” 十八连群众米热姑·艾买尔感慨地说,真心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十八连党支部将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带动更多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蒋红说。



来源:兵团日报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张志玲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