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清风扑面来 群众笑靥开——三师四十四团深化作风建设纪实
7.5万
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兵团党委党校(兵团行政学院)驻三师四十四团十八连“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刘尚坤(左二)在教孩子文化知识(资料图片)。 蒋红 摄

三师四十四团原种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靳义科(左)与石河子大学驻原种连“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孙敬礼一起安装鸡笼子,准备将鸡笼子发给职工群众(资料图片)。 冯步婷 摄

●兵团日报记者 马军权

编者按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今年以来,兵团党委以机关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上率下推动各级各部门持之以恒加强纪律、制度、作风建设,树立了新形象,形成了新气象。很多以前觉得难以改变的事情、难以解决的痼疾,都在新风劲吹中得以改变、解决,作风建设成效初显、其势已成。

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必须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传承老一辈兵团人的优良作风,以“不吃老本、再立新功”的精神状态和一流作风为保证,推进新时代兵团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冬日的三师四十四团,寒风阵阵。十二连职工外力·阿不都热依木缩着脖子,裹紧棉衣,快步朝家走去。一进家门,他就迫不及待地脱去了棉衣、毛衣,只穿一件秋衣。

“‘煤改电’工程就是好,现在家里又暖和又干净,还安全。我们再不用半夜起床,往炉子里添煤了。团场干部和连队‘两委’成员又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外力·阿不都热依木笑呵呵地对妻子肉孜瓦尼沙·阿卜拉说道。

今年以来,兵团党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有机统一,以转变机关作风为突破口,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四十四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党委部署,努力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机关干部和连队“两委”成员作风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使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凝聚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精气神

“大姐,今天店里来吃饭的人比较多,我和老婆没时间照顾孩子,麻烦你帮我看一会儿。”12月2日,二连职工艾买江·图拉克带着孩子来到四十四团扶贫工作站,跟正在工作的王志敏说道。

“放心吧,我来照顾,你忙完再来接孩子。”王志敏笑着说。

四十四团扶贫工作站,被职工群众称为“贴心服务站”,党员干部积极加入其中,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干部联系职工群众、服务职工群众常态化。

“作风建设是‘先手棋’,一子落,满盘活。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必须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让党员干部实打实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四十四团党委书记、政委姜松说。

作风建设,作于细,成于严。四十四团党委把最强的领导力量、最优的帮扶资源向脱贫连队倾斜,引导支持帮扶干部为664户脱贫户共2762人,解决急事难事1200多件,协调落实40多个帮扶项目,实现户户有就业人员。

风气正则民心顺,民心顺则事业兴。四十四团打出作风建设“组合拳”,让党员干部精神风貌为之一新,工作作风为之一振,凝聚了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精气神。目前,该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效果显著,各项事业发展充满活力、动力。

成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心骨”

“孙老师送给我家100多只鸡苗,还教我怎么养鸡。看着小鸡长大,我心里别提多激动了。孙老师还帮我找到一份护林员的工作,帮我老婆开了家商店,现在我家每月收入六七千元,特别特别感谢孙老师……”原种连职工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一口一个孙老师,感谢孙老师的话,好像怎么说也说不完。

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口中的孙老师,是石河子大学驻四十四团原种连“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孙敬礼。在两年多的“访惠聚”工作中,孙敬礼和其他工作队队员一起为脱贫户免费提供鸡苗,发放鸡笼子,传授养殖技术;带领脱贫户建立养殖合作社,通过发展特色庭院养殖,让脱贫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

转变干部作风不单在团场机关,四十四团党委要求各连队党支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作风建设融入连队各项工作中,推动基层党建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度对接、相融互促。

走进四十四团十八连,道路笔直干净,一座座崭新的庭院整齐地坐落在道路两旁。该连家家户户都实现了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部分职工群众家中还通了网络。

职工群众的居住环境改善了,增收致富的动力更足了。十八连党支部充分挖掘连队旅游资源,围绕“党建+城郊旅游”,把农家乐、餐饮民宿等项目引入连队,鼓励大家发展休闲农业。该连群众阿里木·克里木夫妇在自家小院里开了一家餐厅,生意好时一天毛收入五六百元。

12月10日,十三连职工莫明·达吾提在自家的蔬菜种植大棚内给西红柿苗施肥浇水,待西红柿成熟后就能卖给图木舒克市的蔬菜收购商。

“去年至今,这个大棚给我带来了3000多元的收入,我一定要把大棚管理好,让它成为我们家增收的‘聚宝盆’。”莫明·达吾提说道。

十三连“两委”和兵团党委党校(兵团行政学院)驻四十四团十三连“访惠聚”工作队围绕“党建+庭院经济+民族团结”,争取10多万元资金购买大棚设施,并邀请蔬菜种植专家给职工群众讲解种植技术,引导职工群众发展特色种植。

“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实现了团场干部和连队‘两委’成员联系职工群众、团结职工群众、发动职工群众、服务职工群众和带领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目标。”四十四团党委副书记、团长骆泽辉说。

把职工群众口碑作为检验工作作风的“试金石”

干部怎么干,职工群众怎么看。曾任五连党支部书记的李全生把团场和连队的发展变化看在眼里。

李全生说:“干部作风硬不硬、干得行不行,职工群众心中有杆秤。现在团场干部和连队‘两委’成员的工作作风十分扎实,精气神十足,职工群众都说好!”

12月5日,在四十四团一家餐馆里,四连职工卡地尔江·阿不都克里木、九连职工吐逊·阿不力孜、十八连职工艾萨·吐逊三人开起了“座谈会”。

“真心感谢团场的帮扶干部王志敏。她不仅帮我老婆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还帮我申请到3万元小额贷款助我创业。家里的生活用品很多都是她送的。”卡地尔江·阿不都克里木说。

“我们过上美好的生活与‘访惠聚’工作队的努力分不开,工作队带领我们脱贫致富,让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艾萨·吐逊竖起大拇指说道,“工作队队员还经常教我们娃娃文化知识。我相信这些娃娃将来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工作队,亚克西(维吾尔语:好)!”

“如今,我们只要有难事,就会去找连队‘两委’成员,他们会耐心听我们诉说,想方设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吐逊·阿不力孜言语间充满感激。

今年以来,四十四团党委坚持党建主业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主责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和帮扶干部包连的帮扶脱贫户制度;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树立目标考核看脱贫、干部任用看实绩的鲜明导向,让职工群众的口碑成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就像爬坡过坎,要想打赢这场硬仗,干部队伍的良好作风是重要保障。”姜松说,“我们深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再接再厉,以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推动团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新征程上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兵团日报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张志玲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