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劳动才能铸就。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时,这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更有内涵,劳动身影更加美丽,劳动价值更加彰显,劳动精神愈发生辉。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很多时候,给我们最深感动的,正是那些最平凡的劳动者。疫情期间,新疆医务工作者心怀大爱、逆行出征,始终冲锋在同疫魔斗争的最前线;社区工作者顶风冒雪、披星戴月,在走访排查中守护万家灯火;企业职工坚守岗位、加班加点,为保障物资供应、加快经济复苏贡献光和热;快递小哥奔忙穿梭于大街小巷,为千家万户送去急需的生活物资……每一个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用辛勤的劳动与付出,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为复工复产创造了条件。在他们身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体现得如此生动。
精神力量可以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显露,但更能在紧要关头释放能量光照四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新疆各行各业劳动者展现出爱国爱疆、团结一心的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情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毅,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格,沟通配合、善于统筹的智慧,同全国各地劳动者一道在斗争实践中赋予劳动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这样的劳动精神,让我们拥有面对困难、穿越风雨的勇气,构成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宝贵精神力量。
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统筹做好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需每一位劳动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秉持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优秀品质,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争分夺秒去把握、朝乾夕惕去奋斗、埋头苦干去成就,唱响新时代劳动者之歌,书写新时代劳动者新荣光。
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更好为劳动者谋利益,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面对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全面落实稳就业举措,扎实做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主动关心生活困难职工,实地了解“菜篮子”有没有菜、“米袋子”有没有米、“钱袋子”有没有钱,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引导职工依法理性有序表达利益诉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帮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站上时代的峰峦俯瞰历史,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回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是劳动构筑起通向梦想的坚实阶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葆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坚定“不获全胜不收兵”的信念,焕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我们一定能用勤劳的双手绘出全面小康的恢宏画卷。
新疆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