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嘴巴张大张圆,发‘啊’的声音,几秒就搞定。”7月17日22时许,乌鲁木齐市银川路一小区内,当日最后一位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居民刚坐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三科的护士胡雅男就提醒说。
胡雅男把样本装进写好编号的瓶子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身份信息核验后,一个标本的采集就完成了。
“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谢谢’‘你们辛苦了’,所以再热再累我们都会坚持。”7月18日13时许,午餐时间,胡雅男对记者说。
“我第一个报了名”
今年1月29日起,作为新疆援鄂医疗队队员,胡雅男在武汉2个多月,“有了支援武汉的经历,我们对各类防护物资的使用非常熟悉。护士长鼓励我们报名进小区进行核酸检测时,我第一个报了名。”她说。
7月17日12时许,胡雅男和同事们带着两车防疫物资进入他们检测的第一个小区。社区工作人员在阴凉处拉起了隔离线,胡雅男等人就在户外穿起了全套防护物资,最里面穿手术服,外面是防护服和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全部穿戴整齐。“汗水辣眼睛,口罩里也都是汗,本来树荫下有凉风,但是穿着防护服一点也感觉不到凉快。喝了五瓶水,却没上一次卫生间,因为都出汗蒸发掉了。”胡雅男说。
守护身边的亲人
7月17日17时许,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CU护士长董霞带着12人的小分队,也进入了胡雅男检测的小区。“天气太热,防护服又闷,担心上午来的这些姑娘们受不了,我们赶去换班,但没有一个人说要下来,都坚持到了最后。”董霞说。
董霞说,她带去的医护人员中,很多人和她一样支援过武汉,他们前期已经在医院内参与了核酸检测工作,3人一组搭配一个社区工作人员,很快投入到检测工作中。“在武汉时,我们是守护远方的家人,这一次,我们是守护身边的亲人。”
听到排队检测的小区居民感谢的话语,董霞说,其实大家都很辛苦,“居民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精心组织,我们取样和检测,相信这次的难关很快会过去。”她说。
天山网讯(记者王晶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