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坚守战“疫”一线 “90后”诠释勇气与担当
 
兵团广播电视台

 

723日,乌鲁木齐儿童医院检验科检验医师刘泳锋(左)和同事正在生物安全柜里拆样本,从密封罐里取出样本。(受访者供图)

在乌鲁木齐的这场抗击疫情斗争中,一批批“90坚守战疫防控一线。他们的身影格外抢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所说的那样: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

“90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们这一代,有着自己的勇气和担当!

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战斗

乌鲁木齐儿童医院检验科“90检验医师刘泳锋的工作是在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程序繁琐复杂,从收样登记、实验准备、个人防护装备穿戴、样本处理、核酸提取、试剂配制、上机检测、结果分析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再到出具检测报告,总共有10个步骤。

23日上早班,他和河南省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混编成了第二组。

由于检测时直接与咽拭子标本面对面,核酸检测员必须按照要求穿戴三级防护装备。

我负责的是样本处理,提取核酸环节!他说,样本灭活结束后,检验人员将其从密封罐体中取出,进行震荡混匀,之后再进行核酸提取。核酸提取结束,紧接着下个环节上扩增仪分析,确认样本中是否存在病毒,并获得最终结果。

在安全柜内打开样本盖子提取核酸时,需要讲究手法,必须轻轻地、温柔地打开盖子,一不小心就可能形成气溶胶,污染安全柜,也可能让其他样本交叉感染,形成假阳性

在全封闭、负压的实验室,刘泳锋一待就是大半天。

什么是最煎熬的事情?刘泳锋说,工作时间长了,雾气会慢慢在护目镜上凝结成小水珠。因戴着有污染的手套,只能隔着雾气继续工作。为了保证精准,有时动作会放慢。

我们团队五个小时,可以检测1000 多管,今天比昨天多了近100 管。刘泳锋说。

该科主任张文利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每天每班次必须检测上千个样本并出具报告,检测员们有时会熬通宵。这些年轻的医护人员能够直面风险、勇于担当,值得称赞。

累是累点,但很有成就感。刘泳锋说,尤其是每检测出一个结果为阴性的样本,都让他特别欣慰。

主动请缨奔赴核酸采集一线

718日,仓房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岁的外科医生王鹏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到了核酸采集队伍当中。理由是我年轻,体力好,让我先上。

作为一名新兵,他起初跟着有经验的医生一起进行采集工作。很快王鹏对相关操作已驾轻就熟,开始独当一面。

连日来,王鹏和27岁的同事刘晶辗转在天山区建设西路社区和沙依巴克区建机社区,奔赴在各小区的核酸采集点上。

“21日又忙到了凌晨两点。王鹏说,听到居民最多的话就是辛苦了,感谢你们,这让大家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电话里,王鹏给记者讲述了上门采集半岁孩子的经历。

21日,快22时了。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反映,有一家孩子刚半岁,哭闹不已,居民询问能否上门采集。王鹏听后,表示同意。是六楼,穿戴厚重的防护装备,有点上不来气。王鹏说,自己有两个孩子,小的刚一岁,哄孩子有经验。

他敲门进入后,没有立马采样,而是先逗孩子,当孩子笑起来时让母亲抱着,快速展开采集,不到一分钟工作完成。

刘晶是有着五年工作经验的护士,她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核酸采集分队。

“21日那天入户采集了一位70岁右腿骨折的老人。刘晶说,当时,老人有点担心,一直抓着她的手,稳定老人情绪以后,她让老人坐在凳子上,头微微后仰。

张大嘴并发出的声音,刘晶将像棉棒一样的拭子伸进老人的口腔……考虑到老人可能会出现不适,她做得快速且轻柔,10秒完成了取样。

老人专门把我送到门口,不停叮嘱我好好吃饭,做好防护,心里暖暖的。刘晶说,连日来社区居民都很配合,相信大家拧成一股绳一定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乌鲁木齐晚记者 梁淑芳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编辑/卿璟妍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