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13病区的护士:患者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记在心上
 
兵团广播电视台

我们走了!你们加油!”“加油!”81213时,在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13病区楼道,响起掌声和鼓励声——当天又有两位患者治愈出院,其他患者在病房门口保持安全距离,用掌声欢送他们并相互加油。

这是我们的小仪式,也是病区里最欢乐的时光。”13病区护理单元护士长刘春花的声音里透着喜悦:810日到今天,3天共有6名患者治愈出院! 

护士长刘春花。受访者提供

13病区共有18间病房,44张床位,40名护士。患者看不见护士的面容,但在治疗中,患者的每一个细节护士都记在心上。 

参加过武汉战疫的赵雪红。受访者提供

相信我,我驰援过武汉

13病区的40名护士中,有25位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其中护士长刘春花、护士赵雪红和顾卉参加过武汉战

赵雪红没想到,支援武汉的经历能成为安抚患者,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的定心丸

那是一位42岁的男性患者,刚进来不久就出现了发烧症状,担心病情加重,他很焦虑,每顿饭只吃几口。看着他和家人打电话时紧锁眉头、心情低落的模样,赵雪红心里很着急。

大哥,我是驰援武汉回来的护士,见过很多年龄比你大、病情比你重的患者,他们好好吃饭,积极配合治疗,坚持锻炼,最后都康复了。相信我,你只要好好吃饭,积极配合治疗,也能好起来!

赵雪红的安抚起了作用,患者转变态度开始配合治疗,大口吃饭,退烧后还主动锻炼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好。

我们天天给他加油打气,他脸上有笑容了。赵雪红说,患者的笑容真是太重要了,因为我们都知道,那代表着康复的信心。 

护目镜和口罩在张海燕脸上留下痕迹。受访者提供

因患者一句别靠近感动流泪

护士张海燕报名战之前,和同在一线工作的丈夫商量后,将刚断奶的孩子托付给母亲。毕竟当了8年护士,内心还是很强大的,所以没有哭鼻子。张海燕说,没想到自己进了病区反而流了眼泪。

我们病区里有一位72岁的奶奶,中等身材,是一位慈祥的老人,病情比其他人更重一些。有一天,这位奶奶的胃肠道反应很严重,4个小时吐了3次,饭也没怎么吃。我们给她换了3次被褥。张海燕说,奶奶的情绪不太好,家人又不在身边,我就一直拉着她的手,和她说笑,安慰她。出了病房,张海燕哭了。奶奶说害怕传染我,让我别靠近她,让我从病房出去。我说我是护士,这是我的职责,而且防护也很到位。张海燕说,自始至终,奶奶没有叫过我一声护士,一直用长辈疼爱小辈的语气叫我孩子

张海燕说:我们都有信心,奶奶一定能和其他患者一样健康出院,和家人团聚。 

护士顾卉在治疗室处理医嘱。受访者提供

那名紧张得说不清话的患者出院了

虽然对患者刚进来时的紧张情绪有所准备,但顾卉没想到,有患者会紧张到无法正常交流。729日晚,顾卉在问及45床患者身体情况和病史时,这位55岁、刚入院的患者听不进去询问,也说不清话,经过一番抚慰,终于冷静下来。

810日,13病区开始有患者出院,45床是其中之一。那天我是晚班,没赶上送45床出院,但听同事们说,那位大哥开心得像个小孩子,笑个不停。顾卉说,经过这段时间治疗,患者们的整体精神状态都很好,这种乐观的情绪也会相互传递。

我之前呼吸都困难,可你们看我现在恢复得多好!说话的人声音洪亮,心情愉悦,如果不是在13病区,没人相信这是一个才从ICU(重症监护室)转回病房不久的新冠肺炎患者。

看到护士长刘春花在拖地,他还要上前帮忙,被劝说去休息的他哈哈笑了起来:我身体好得很,你不要拿我当病人看嘛。

从一开始患者焦虑情绪重,到现在人人积极面对治疗,每天都有人治愈出院,病区里的笑声和笑容越来越多,护士们在此期间也经历了锻炼和成长。

23岁的黄晓英是张海燕小组里最年轻的护士,去年毕业才走上工作岗位。进入13病区的第一天,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她紧张得满脸通红,头疼胸闷。现在,她已经是能从容安慰病人的淡定大白

顾卉告诉记者,大家都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她在武汉战时结识了一位武汉的护士,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在微信上给我加油鼓气,我们约好了,等疫情结束,我请她来新疆旅行。

天山网 记者余梦凡

来源/天山网
编辑/卿璟妍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