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央视快评】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兵团广播电视台

20058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自此,“两山”理念如种子播撒在华夏大地,在春天里发芽,在新时代成长。

15年过去了,如今的安吉茶岭叠翠、竹海泛波,发展稳健、百姓安康。从“开山卖石”到“山水致富”,安吉蝶变正是“两山论”引领中国创造绿色发展奇迹的集中缩影。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两山论”提供了一种平衡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全新视野,既是将哲学思维运用于现实问题的典范,也是对中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和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的高度把握;既是深刻揭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辩证关系的科学论断,也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使命宗旨的充分彰显。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两山论”为思想起点和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思路变,天地阔;观念转,气象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体系、法治保障建设加快推进;大气、土壤、水污染治理协同推进,全面打响了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绿色发展观形成共识,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保障民生、助力发展的有力支撑点……“绿富共赢”的生态哲学正在塑造一个全新的美丽中国。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衰退影响,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但越是艰难时刻,越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向绿色转型要出路、向生态产业要动力。各级地方政府要迎难而上、驰而不息,不断强化“两山”理念,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深刻领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方法路径,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带来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为发展养元气、固根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布大局、谋长远、开新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坚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只要我们继续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共同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责任,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一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美丽中国画卷,必将在神州大地更加壮阔地铺展开来。


来源/央视网
编辑/范学燕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