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修得了飞机当得了“跑男” 这群志愿者的样子真帅
 
兵团广播电视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是鲁迅的《热风》里的一句话,我觉得我们每一名志愿者就是那一点萤光,志愿者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为大家服务的炬火。”8月20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迎宾路西社区莱茵庄园小区志愿者王彻说。

  王彻是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机务工程部的一名工程师,疫情发生后,他和其他33名飞机维修工程师纷纷在各自所在辖区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他们在乌鲁木齐的15个社区、19个小区里,为辖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

  “防疫不是分外事,我也想出把力”

正在给居民送菜的王俐。

  王俐是机务工程部副主任,疫情期间在机场片区飞机场社区民航小区当志愿者,小区路口的小凳子,就是王俐每天的固定岗。快下午了,凳子上的水杯里还有半瓶水,没啃完的馕还有半个。

  “小区没有电梯,送米送菜全靠爬楼,自从当了志愿者,我体重掉了6公斤。”8月20日,王俐说。

  说起刚开始当志愿者,王俐用四个字总结:晕头转向,“平时工作主要负责维修飞机和各种协调工作,运动量不大,干了志愿者,稍微一动,汗就一直流,天气热的时候,防护服一脱,贴身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一天也吃不了两口饭,回家倒头就睡。”王俐说,辛苦是真的辛苦,让他坚持下来的,是送完东西后居民的一声声“谢谢”。

  “我们几个志愿者平时也都互相开玩笑地问彼此‘值吗,这么累’,大家都是哈哈一笑,值啊,不然我们能继续干嘛!”王俐说:“防疫不是跟我无关的事,我也想尽我最大的努力。这一次我能成为乌鲁木齐21万志愿者中的一分子,这可能是我最特别的人生经历了。”

  非常时期收获了满满的邻里情

清点蔬菜的马强。

  看着丈夫马强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勒出的痕迹,妻子常译一边帮他换下衣物,一边有些心疼:“饭都留好了,快去吃,孩子睡着了,轻点。”

  马强是机务工程部飞机放行员,自从当上了喀什东路片区五建社区东方御景小区的志愿者,常译感觉丈夫比以前更忙了,“平时他就加班时忙一些,现在全天见不上人了。”

  给小区单元楼定时消毒,为居民送菜送肉,“最大的感受是邻居之间的温暖、和谐,以前大家都各有各的工作,早出晚归,相互之间也不熟悉,现在大家不仅相互认识,谁家有什么事,都会相互帮忙、想办法。”马强说,满满的人情味让他感触最深。

  看着一岁多熟睡的孩子,马强对常译说:“老婆辛苦你了,等疫情过去了,你休息,我看孩子,我做家务。”

  “行啦,你现在只管甩开膀子把大家服务好,我支持你!”听到妻子的鼓励,马强开心地向妻子竖起大拇指点赞。

  抗疫夫妻档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刘庆(左一)和王彻(右一)上门为居民测体温、扔生活垃圾。

  8月20日20时左右,王彻将一兜兜菜放到单元门口后,又折回菜店;妻子刘庆则开始挨家挨户送菜——这是他俩磨合出来的早间志愿服务流程。

  王彻和妻子刘庆在居家隔离的第一时间里,都加入了社区防疫志愿者队伍,负责小区居民的生活物资的采购和配送工作。

  采购、扛面搬米的重活由王彻负责,挨家送菜和日用品的工作由刘庆完成。

  时间久了,大家慢慢地认识了这对热心肠的夫妻。在给大家配送中,他俩的乐观向上也影响了大家,“居民居家接触最多的就是我们志愿者,我们会多多留意居民有什么需求,这些天我们帮着找过水彩笔、充电线,碰上家里都是老人的,就多说几句宽慰话。”

  “你们这么辛苦也要注意安全!”“天热小心中暑”“按时吃饭,身体最重要”……一些小区居民都通过微信,向夫妻俩表达着自己的谢意,这也让他俩很感动。

  看看表,已是23时40分,王彻翻看着手机,志愿者们还在微信群里交流当天的工作情况。

  “愿疫情早点结束,愿这座城市早点迎接更美好的明天。”王彻说,这是他们这些志愿者共同的心声。

来源/天山网
编辑/李光清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