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把兵团精神融入血脉 做新时代合格兵团人
 
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时代新征程,新一代兵团人是不是合格,是不是过硬,是不是能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兵团的殷切期望,第一条就要看我们的血脉中还有没有兵团精神?传承兵团精神,发扬光荣传统,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把“热爱祖国”融入血脉,做一个“以身许国”的兵团人

热爱祖国是兵团精神的灵魂,是兵团人心底最真挚的情感。长期以来,几代兵团人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深沉热爱,“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祖国站岗放哨”……今天,在军垦第一连的欢迎路牌上,我们可以看到两行字“以身许国兵团人,奉献精神万万岁”。对兵团人而言,忠于祖国,就当以身许之。

以身许国是红色基因之所在。“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兵团人血脉里与生俱来流淌着红色基因。1954年,毛主席一声令下,驻疆十多万官兵集体就地转业。和田解放后,王震将军发出一份特殊的电报:“十五团驻和田万不能调。”从此这些战士一辈子再也没有离开和田,“一道命令、执行一生”。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真正做到了以身许国。作为新时代的兵团人,我们更要传承红色基因,以身许党许国,真正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以身许国是职责使命之所系。几十年来,兵团人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出色完成剿匪平叛、边境管控、反恐维稳等艰巨任务。面对维稳戍边“国之大者”,我们履行好职责使命要有“以身许国”的决心,没有这个决心,在关键时刻就站不稳脚跟,在重大关头就豁不出去。

以身许国是人生价值之所行。什么样的人生最有价值?马军武巡边33年,像钉子般牢牢铆在32号界碑旁,兑现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的庄严承诺;魏德友扎根边境草原50多年,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升挂国旗,他说:“我要坚持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愿得此生长报国,这就是兵团人的人生价值。还有什么价值比把自己的人生与祖国的和平安宁、人民的幸福生活联系在一起更大的呢?

把“无私奉献”融入血脉,做一个“心系人民”的兵团人

毛泽东曾嘱咐王震到新疆“去为各族人民多办好事”。60多年来,兵团人“不与民争利、不与民争水、不与民争地”,默默无闻为新疆各族人民造福,体现了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然而,无私奉献不是凭空的,是要有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的,这个思想基础就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个感情基础就是“心系人民”。

要始终牢记“我是谁”。兵团是一支为人民所需要、为人民而战斗的队伍。1962年伊塔事件发生后,兵团派出1.7万余名干部职工实行“代耕、代牧、代管”,半年后,兵团把78万亩庄稼、42万亩土地、30多万头牲畜移交当地政府和群众,为保护人民财产、维护国家边防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新时代的兵团人,仍然要牢记“我是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为人民办实事好事。

要始终牢记“为了谁”。几十年来,兵团人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服务。“马背医生”李梦桃在缺医少药的六师北塔山牧场一干就是40多年,“巴尔鲁克山的白衣天使”梅莲在九师一六一团服务当地牧民20多年,他们是兵团人全心全意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的典型代表。新时代,我们兵团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为各族人民多办好事”,努力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要始终牢记“依靠谁”。兵团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依靠人民群众,我们创造了第一次创业的辉煌;依靠人民群众,我们啃下了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打赢了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我们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站在大地上。我们要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把“艰苦创业”融入血脉,做一个“敢于胜利”的兵团人

艰苦岁月、艰苦创业是兵团人脑海里最深刻的回忆。今天,我们回顾历史,致敬先辈,不是怀念那段岁月的艰苦,不是赞美那种生活的艰苦,而是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中产生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1950年7月,王震将军踏勘石河子荒原,他指着一片戈壁荒滩大声宣告: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在这里建起一座新城。多年后,诗人艾青赞美石河子:“我到过许多城市,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的一草一木,都是血汗凝成”。当前,兵团正在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我们依然要有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努力建设新时代兵团特色城镇,让职工群众的家“推窗见绿、抬头见蓝、出门见景”,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当年沙海老兵接到平叛命令时,有3条路线可选择:第一条是沿着公路从迪化至和田,第二条是沿着叶尔羌河从巴楚经莎车、叶城到和田,第三条则是沿着和田河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直抵和田。前两条有路有车,沿途还有人烟,但是路途遥远。为了尽快解放和田各族人民,老兵们毅然选择耗时最短但最危险的第三条路,及时进驻和田,平息了叛乱。今天,面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冲锋在前、建功立业。

要有“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坚定自信。回望走过的征程,一代代兵团人艰苦创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开创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兵团发展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我们“政”的职能还需进一步转变,“企”的市场主体地位还需进一步确立,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硬骨头”,产业转型升级还会有“阵痛”……面对困难挑战,我们要坚定自信,不断丰富和创新兵团党政军企合一体制,更好发挥特殊作用,踏平坎坷走出一条兵团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把“开拓进取”融入血脉,做一个“再立新功”的兵团人

站在历史的坐标回望,开拓进取的老一辈兵团人带来了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赞叹和享有前人创造的成果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开拓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每一代人的事。我们要将开拓进取的精神融入血脉,握紧先辈们交给我们的接力棒,在新的赶考路上,努力跑出好成绩!

党中央对兵团“安边固疆的稳定器”的功能定位,要求我们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将兵团发展与建设、巩固和治理边疆的实践相结合,不断破解边疆发展中的困难矛盾,在安边固疆的伟大事业中再立新功。

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交往交流交融,把兵团这个“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烧得更旺一点,让各族群众的心更热、情更暖,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兵团肩负着建设“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光荣使命,这要求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改革创新作为兵团人最鲜明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特征,将改革创新的要求落实到我们的具体工作中,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机遇,立足本职岗位积极作为,把政策执行到位、把工作落实到位,为推进新时代兵团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精神之光,照亮征途。回首来路,在党的领导下,英雄的兵团儿女锻造形成了宝贵的兵团精神,创造了屯垦戍边的人间奇迹;展望前途,新一代兵团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把兵团精神融入血脉,必将在新疆大地上续写新的奋斗史诗,创造新的人间奇迹!(作者:袁晓晖 第十批援疆干部)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李川江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