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望去,和田县万亩设施农业基地蔚为壮观。
在这里,新疆盛世华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设施农业项目,带动就业1000人,一座棚年产值约25万元。“截至今年9月底,基地总投资已达4.7亿元,由政府和我公司共同投资完成,其中贷款0.1亿元。”12月17日,该公司总经理侯彦华说。
财政和金融是政府调控经济的左右手。今年以来,我区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配合发力,实现政策叠加效应,为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资金源头活水。
明确支持方向
今年8月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审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贷款4.7亿元。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改造或新建日光温室大棚、智能玻璃温室、蔬菜种植、万亩稻田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项目可享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等财政补助资金9572万元,目前已经到位约3000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带动千余名农民增收,年均增收4.2万元,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12月17日,该项目经理朱恒江说。
今年以来,我区财政金融瞄准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林果业、畜牧业等农村特色产业,粮食、棉花,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生态环境治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等资金支持力度。
12月17日,谈起今年发展情况,新疆天山面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监王祺信心满满:“公司发展势头良好,跟财政和金融部门支持密不可分。农发行新疆分行给我们的贷款额度从2019年的1.8亿元增长到今年的4亿元。此外,我们还享受到贷款贴息政策。”
受益于财政和金融的支持,在上游,该公司对优质小麦的收购量逐年增长,今年达到16万吨,带动了农户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在下游,研发出了雪花粉、饺子粉等新产品,远销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省份。
加大支持力度
“由农担公司给我们提供担保,解决了我们融资难的问题。我要好好经营,带动当地农户共同发家致富。”12月17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新户镇新户村农户张开国感慨地说。
原来,张开国自2009年开始种植小麦和玉米,经营面积由刚开始的80亩增加至今年的5300亩。通过新疆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担保,他今年获得银行贷款290万元。
“我今年还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30余万元,贷款更是从最初二三十万元增长到了如今二三百万元。政府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12月17日,张开国说。
正如张开国感受的那样,今年我区财政和金融部门持续加大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资金支持力度。截至11月底,自治区财政厅今年已安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388.22亿元。
今年自治区衔接资金分配下达的范围由原来79个县(市)扩展到了全区有乡村人口的所有县(市、区),其中自治区35个巩固提升县(原脱贫县)安排资金占资金总额的83.74%。
而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涉农领域信贷投放。截至9月末,新疆涉农贷款余额9505.5亿元,同比增长11.6%,高于全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
对此,兵团第六师106团7连农机作业户郭海芳有着真切的感受,今年11月19日,在新疆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担保下,顺利从银行获得贷款130万元。
购买到崭新的采棉机,郭海芳激动地说:“解决了贷款难题,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提高采收效率,带动农户共同增收致富。”
创新支持方式
“我现在养了50峰骆驼,每峰可卖到3万元;其中20峰奶骆驼每个月驼奶收入就超过10万元。这么高的收入以前都不敢想的。”12月17日,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三场槽子村农户哈那哈特·巴代里说。
从以前的贫困户到现在的致富能手,哈那哈特·巴代里的变化跟脱贫农户小额信贷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又申请了5万元的脱贫农户小额信贷,用于扩大养殖规模。
今年,我区积极落实国家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继续给予全额贴息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截至7月末,新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104.5亿元,惠及29.5万户。
对农户购买的金融产品进行补贴,正是我区财政部门与金融部门合力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型模式。此外,我区财政部门还认真落实农业保险补贴资金,今年已落实农业保险补贴24.88亿元。
除了与财政合作创新支持方式之外,今年以来,我区金融机构不断丰富针对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金融服务,创新推出种权质押、活畜抵押贷等产品以及“棉花价格保险+期货”风险分担模式等。
今年中国农业银行伊犁分行为伊犁雨阳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发放“新粮通”贷款950万元,这是该行推出的一款新的贷款产品,优质粮食收储企业可以将粮食存货进行抵押获得贷款。
“‘新粮通’贷款手续简单,及时解决了企业收购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12月17日,伊犁雨阳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涛高兴地说。(记者王永飞 米日古力·纳斯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