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做好点滴小事 大事水到渠成
7.5万
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驻三师四十四团十八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连队党支部第一书记蒋红(右一)与群众一起采收蔬菜(资料图片)。 蒋红 提供

蒋红: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驻三师四十四团十八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连队党支部第一书记

1月24日,是我驻连的第485天,驻连的每一天都刻在我的记忆里。

当天9时,我走出宿舍,看到连队道路笔直干净,一排排崭新的红色小院整齐洁净,职工群众家家户户打开大门,开始晨扫。

院子里有葡萄架、小菜园、小果园,屋里家具、电器一应俱全。

群众阿斯姑·斯迪克正收拾着门前花圃。“书记,我春天还想多种些花,今年还发花苗吗?”

“发,只要你们愿意种,我们就乐意发。”我回答。

正在清扫小巷的职工群众听了都笑起来。

“书记,爬藤的蔷薇有吗?我看图木舒克市公园种了,好看。”

“书记,我想在门口种石榴树。”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如何衔接?此刻,职工群众主动装扮家园的热情给了我信心。

2019年11月,我被派驻到十八连。彼时,十八连刚刚实现脱贫摘帽,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重任在肩。

我带着工作队队员和连队“两委”成员,动员职工群众每天晨扫,不久后,职工群众开始主动创建美丽连队。

十八连人均耕地少,我们引导职工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种植业,搞活庭院经济,连队人均年收入从2019年的1.1万元增加到去年的1.3万元。

10时,工作队和连队“两委”一起开晨会,当天的议题包括如何引导职工群众就地过年,减少外出;梳理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查缺补漏,确保不出问题;持续推进连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分片区给职工群众家中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12时,我和工作队队员们买好慰问品,去慰问困难群众。刚踏进阿依夏木·艾沙老人家,老人便紧紧拥抱了我,还用脸贴了贴我的脸。驻连,许久未见父母,老人苍老的面颊带给我异样的温暖。

慰问结束,我们开了个碰头会。了解对口帮扶家庭在生产生活上缺什么,今年增收计划如何实施。我一直觉得把职工群众家的点滴小事做好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大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13时,团里来人参观“十小店铺”。我们一行走进了连队最热闹的街道,饭店、服装店、五金店、超市等小店铺,既给连队居民带来了便利,也拓宽了他们的增收渠道。

“书记,来吃个包子,刚出锅的!”米热姑·艾买尔远远看见我,就开始招手,非要装几个包子让我带回去给工作队队员吃。当初工作队帮她开起了店铺,如今她每天纯收入300多元。

中午,刚吃过饭,手机响起,连队养殖大户来询问承包养殖大棚的情况。

去年,我们以“党建+合作社”形式,投资220余万元,组建腾达农机合作社,给109户脱贫户分红;投资80余万元,创建白沙包养殖合作社,带动30户脱贫户增收。今年,我们将投入近100万元,扩大合作社规模。

接了电话,我来到连队集中养殖区。去年,我们平整出53亩地,建起了集中养殖区,还在养殖区旁边建了两座现代养殖大棚。

了解了养殖户的养殖情况,和养殖大户详谈了承包细节后,赶在17时,我回到连队活动中心。

冬闲时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我们常组织职工群众开展各类活动。当天,我召集连队妇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她们注重家风家教,重视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19时,我和队员们一起去查看冬小麦生长情况。我们通过土地整治,整合出的1200多亩耕地,全部种上了冬小麦。伴着耳畔的风,闭上眼,似乎能听到麦浪滚滚的声音。

21时,我与工作队队员一起查看连队值班民兵拉练情况。

23时,我打开工作日志,记录下一天的工作。

如今,连队人心齐,钱包鼓。职工群众的笑脸,就是我奋斗的动力。

(蒋红 口述 兵团日报记者 马雪娇 整理)

新年愿望

打造休闲观光连队城市“后花园”

2020年,我们与专业规划公司合作,为十八连制定了《打造休闲观光连队三年规划》。希望在连队农文旅合作社的带动下,今年的规划项目能全部落地,十八连能真正成为图木舒克市的“后花园”。


来源:兵团日报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张志玲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