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吾斯曼·吾布里的“宝葫芦”
7.5万
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在三师四十四团十八连创业园里,吾斯曼·吾布里在制作葫芦烙画(摄于2月8日)。

●吉秋霞 文/图

地处南疆的三师四十四团十八连,一排排小院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格外耀眼。2月8日,吾斯曼·吾布里和徒弟们一起制作葫芦烙画,坚硬的电烙铁在葫芦上烫出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的线条,不一会儿,一个“福”字屹立在花丛中,吾斯曼将一家的幸福生活通过这个“宝葫芦”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

不用画笔不用纸,田间地头一个个不起眼的葫芦成为吾斯曼·吾布里勾勒精美图画的独特载体。

“我能把这个福字写得特别好,因为我们现在真的很幸福,可以说幸福得像花儿一样!”吾斯曼·吾布里放下手里的活,笑呵呵地说。

说起在葫芦上画画,故事还得从15年前说起。

当时23岁的吾斯曼·吾布里,还和父母住在一起,家中后院种满了葫芦。闲来无事的吾斯曼·吾布里突发奇想,用父亲闲置在窗台的电烙铁在葫芦上画画。“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当时画完之后,感觉还挺好看,就拿给爸爸妈妈看,他们说画得好。”吾斯曼·吾布里告诉笔者。

父母的肯定让吾斯曼·吾布里开启了葫芦烙画的生涯。为了提升绘画技能,吾斯曼·吾布里先后到和田、喀什的美术培训班进行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吾斯曼·吾布里对画画的执着追求初见成效。2004年9月,在库尔勒市建市50周年庆祝大会上,吾斯曼·吾布里带队创作的葫芦烙画作品获得二等奖;2005年,他在图木舒克市举办的艺术展览会上获得鼓励奖;2007年9月,在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国内外游客购买了他创作的500多个葫芦画像,他收入20万元;2014年12月,他参加新疆电视台《甜蜜的梦》栏目录制……

葫芦烙画,让吾斯曼·吾布里在当地小有名气,慕名而来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吾斯曼·吾布里说,只要他们愿意学,自己就认真教。如今,吾斯曼·吾布里先后带了20名徒弟,其中还包括聋哑青少年。

吾斯曼·吾布里告诉笔者:“一些徒弟家里比较穷,我就免费教他们,他们学会了,就靠葫芦烙画赚钱,好多人都靠这个手艺脱贫了。”

在吾斯曼·吾布里的葫芦烙画作品里,南疆风情、三师图木舒克市的美丽城镇出现的频率很高,风格独特的绘画作品诉说着兵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的生活变化太大了,我要用葫芦烙画把这些变化都记录下来。我现在住的房子是团场建设的,我只花了一点点钱,现在的生活太好了,我赶上了好时代。”吾斯曼·吾布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吾斯曼·吾布里的新房有120平方米,三室一厅,新房里置办了新家具,通了上下水,窗台上摆满了葫芦,妻子努力曼姑·库瓦勤快地做着家务,新房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格外温馨。

现在,吾斯曼·吾布里不仅搬进了新房,在广东援疆工作队的帮助下,他还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地点就在连队新建的创业园。

在连队创业园里,吾斯曼·吾布里正专心地烙画,妻子努力曼姑·库瓦开心地给大家介绍葫芦烙画知识。

广东省援疆干部、三师四十四团副团长孙晓锋说:“吾斯曼·吾布里是我们团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文化能人之一,团场非常支持他创作葫芦烙画。”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提出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2020年9月初,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驻三师图木舒克市工作队在三师图木舒克市遴选出6名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吾斯曼·吾布里成功入选。

“一是团场帮助吾斯曼·吾布里申请扶贫贷款,二是在创业园为他提供办公场所,设置工作室、培训教室,三是在四十四团扶贫电商基地,我们将他的作品放置在基地里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孙晓锋介绍道。

如今,吾斯曼·吾布里和徒弟们的烙画葫芦不仅卖到了乌鲁木齐,在电商平台的助力下,他的烙画葫芦还吸引了内地采购商前来购买。吾斯曼·吾布里的年均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徒弟们每人每月也有3500多元的收入。

田间地头的葫芦摇身一变成了“宝葫芦”,吾斯曼·吾布里在葫芦上绘出了致富幸福底色。

“我想开自己的直播间,打造自己的品牌,招收更多学徒,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对于未来,吾斯曼·吾布里有了新的规划。


来源:兵团日报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张志玲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