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连队。农业产业生机勃发,连队环境优美宜居,广大职工群众安居乐业,一首乡村振兴新曲,正在三师图木舒克市回荡……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广袤田野之间,正涌动着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
从连队高标准农田里的机械化高效种植,到街头巷尾的繁花盛开,再到温室大棚农户因增收而展露的笑颜……
该师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带动乡村振兴向整体推进、向全域拓展提升,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农业强:产业化发展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只有产业发展有势头,职工群众致富才有奔头。
在五十三团金胡杨镇二连棉田里,多台带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同时工作,此次耕种选择优良棉花品种,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节约灌溉用水,降低种植成本。
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师图木舒克市加快推广应用农业新模式步伐,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运用到棉花种植中,优化棉花布局和品种结构,“一主两辅”优良品种覆盖面积达85%以上,建设2万亩优质棉基地。高品质棉花,带动的是底气足、后劲强的棉花全产业链发展。
三师图木舒克市大力发展纺纱、织布、袜子、成衣等下游产业,延伸做强棉花产业链,新疆白鹭纤维有限公司、前海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东纯兴纺织公司、锦华城纺织产业园……一批批纺织项目落地,规模连年扩大,效益持续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呈集群发展态势,图木舒克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纺织服装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眼下,四十九团海安镇正抢抓有利时节,全力做好辣椒苗出棚移栽工作。
四十九团海安镇立足实际,引进辣椒育苗等“短线”产业,并逐步发展壮大,通过“以短养长”带动就业,助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目前,有800余人在高辣朝天椒大棚基地打工。
4月7日,在五十三团金胡杨镇安欣牧业肉羊产业基地,技术员汗克孜·阿布力孜正忙着给羊打防疫针。“我在这里已经工作半年多了,学会了给羊做B超检测、进行免疫接种,每月收入3000元。”汗克孜·阿布力孜说。
今年,五十三团金胡杨镇逐步调整畜牧养殖结构,提升养殖业发展质量,不仅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同时引领带动职工群众发展肉羊养殖,搭建养殖技术学习平台,帮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产业发展日益兴旺,乡村振兴底气更足。
连队美:生态宜居展新貌
连队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
4月8日,记者来到四十四团永安镇十八连,入眼可见一排排新房错落有致,家家院前屋后杏花绽放,如云似霞。
连队群众阿里木·克里木一家搬入新居后,不仅在院子里种植了果树、蔬菜,还在家门口移栽了花卉。美丽的小院,吸引了不少游客,他干脆开起了农家乐。
“现在住了新房,家门口的路平整又干净,居住环境很好。连队帮我在院子里开起了农家乐,平均每天有150元的收入,这都是好环境带来的福利呀!”阿里木·克里木说。
全面打造生态宜居连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四十四团永安镇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引导职工群众采用庭院种植、庭院养殖、庭院餐饮、庭院仓储、庭院电商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打造集观赏、采收、民俗体验为一体的休闲观光连队。
近年,三师图木舒克市持续改善连队人居环境,坚持以硬件建设为基础,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着力改善职工群众生活环境,打造美丽宜居连队。
去年,三师图木舒克市在老旧小区改造、卫生、教育、环境整治、农网升级改造等民生领域的投资项目达119个;累计完成户厕改造17502户,新建公共厕所102座;157个连队清洁行动全覆盖,垃圾分类示范连队占比19.1%,进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的连队占比52.87%。
伽师总场嘉和镇九连群众古丽扎尔·阿卜杜外力对此深有感触。她打开自家厨房的水龙头,看着清澈的水流出来,激动地说:“水很干净,做出来的饭菜更香了。”
2020年5月底,长1827千米的安全饮水改造项目实现全线贯通,伽师总场嘉和镇1.64万人喝上“同源、同网、同质”的盖孜河水。
如今,三师图木舒克市各团场连队,泥泞路变风景线,老屋变庭院,连队处处有美景。
收入增:多业并举奔小康
乡村振兴,职工群众生活富裕是根本。
2017年年底,三师图木舒克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8600人。2019年年底,三师图木舒克市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7个贫困连队退出,贫困团场全部脱贫摘帽。
4月9日,在托云牧场帕米尔刺绣合作社,社长吐孔·沙热手持绣花针,在绒布上穿针走线。
吐孔·沙热是托云牧场三连职工,她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好日子,成为连队致富带头人。
“我们主要通过零售,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百来思服装店合作,接周边学校校服订单等方式,将生产的家居纺织品、女装、校服等卖到周边县市。”吐孔·沙热说。
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牧场妇女加入合作社,现有60名社员。去年,合作社的利润达14.4万元。
春来万物长,大棚农事忙。4月10日,五十一团唐驿镇四连群众米丽姑·阿不拉在查看大棚玫瑰花和蔬菜的生长情况。在兵团驻三师五十一团唐驿镇四连“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米丽姑·阿不拉家建起了两座72平方米的大棚。
米丽姑·阿不拉说:“现在,我在大棚里不仅种植了西红柿、辣子等蔬菜,还种植了玫瑰花。蔬菜一年可以收获三茬。去年,光靠种植大棚蔬菜,我就收入了5万元。今年,我还养殖了骆驼、鸽子,相信会有更多收入。”
“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江志学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培训职工群众300多人次,今后还将扩大农技培训覆盖面,帮助职工群众不断增加收入。”(兵团日报记者 马雪娇)
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