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奋斗路上:风和景明,晴山暖翠
7.5万
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一路走来,点点滴滴,情深潭水。8年来,四十四团永安镇党委对驻连“访惠聚”工作队高度重视,做到“知心”“贴心”“暖心”。主要领导经常与工作队打开话匣子、掏掏心窝子,倾听工作队队员的心声,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一条条短信、一封封邮件,为干部送去“暖心汤”,言一句“辛苦”、道一声“感谢”,让辛劳疲惫的工作队队员“满血复活”。“友如作画细细润,情似和风浅浅来。”近两年来,团镇主要领导同“访惠聚”工作队队员谈心谈话400余人次,解决生活上的困难55件次;互发短信2200余条、邮件350余封,做到真诚相待、真情关怀、真心爱护,让干部“绿阴不减来时路”,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干事创业。

一路走来,殷殷之情,切切之意。团镇党委通过每月一封信“通音信、听心声”,为工作队搭台子、铺路子、架梯子。一壶水、几把椅、围一圈,人坐“近”了,心也“齐”了,团镇党委通过每季一座谈“聊家常、话心声”,对工作队取得的成绩拍肩膀、竖拇指、常点赞,对存在的问题同思考、共研究、聚合力。支持驻三连“访惠聚”工作队,投资17万元建设养殖场,4个牛棚存栏150余头;驻五连“访惠聚”工作队厚植新土埋种子、种树栽花当园丁,积极打造花园式连队,为人居环境整治续上琴弦,谱好曲子;驻十八连“访惠聚”工作队围绕“主心骨”“当家人”,积极探索“党支部+”的发展模式,“赛马场里跑起来,风向标立起来”,让人“眼前一亮”。近两年来,团镇党委收信288封,帮助协调工作33次、解决问题146件;召开座谈会30场次,收集好建议26条。

一路走来,花开满地,绿树成阴。团镇党委高度重视“访惠聚”工作队驻团镇期间的日常生活,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入手,不仅房子暖、被子暖、肚子暖,“心窝”也暖。2020年,为各工作队送去大米166袋、牛奶143箱、水果186件;为丰富工作队队员业余文化生活,减轻工作压力,团镇党委坚持以友情为纽带、活动为桥梁、团结为火炬,配齐琴棋书画、歌舞诗花,共举办体育比赛22场次、文艺晚会16场次、组织参观学习13场次,真正让大家笑起来、动起来、乐起来。

前进路上:波光潋滟,清清朗朗

“惠风和畅”,更应向阳而行。配的是“顶梁柱”、选的是“领头羊”、派的是“尖刀班”、集的是“智囊团”。各“访惠聚”工作队派驻单位思想上走心、组织上用心、选人上精心,集中选派有激情、有想法、有干劲、有思想的优秀干部参加驻连工作,确保队伍当得了“头雁”、做得了“黄牛”、涉得了“险滩”、闯得了“难关”。兵团一中驻一连“访惠聚”工作队,始终坚持“精兵强将下基层,好人好马上一线”的选人用人原则,确保队伍有思路想干事、有力量能干事、有劲头干成事,驻连工作是提升本领的“磨刀石”、担当作为的“试金石”;石河子大学驻原种连“访惠聚”工作队,严格按照扑下身、沉下心、扎下根的标准,选拔优秀干部入驻连队开展工作,对表现优秀的优先提拔晋级,近两年来,提拔2名队员晋升职级。

“天朗气清”,更应奋发有为。“流水不争,争的是滔滔不绝”。各“访惠聚”派驻单位坚持先手下棋,主动打仗,不松手、不甩手、不缩手,由主要领导亲自审定“访惠聚”驻连工作方案和计划,及时解决驻连工作的问题和困难,在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全方位保障驻连工作。新疆农垦科学院驻五连“访惠聚”工作队,充分发挥优势“搭台铺路”,先后组织6个专家服务团队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用科技的力量使全连棉花较去年每亩增产50公斤。兵团党委党校驻十二连“访惠聚”工作队,依托平台“借势发力”,协调小龙虾鱼池项目130万元;石河子大学驻原种连“访惠聚”工作队,利用资源“点石成金”,先后将5个科特派项目落户原种连,每年选派近20人次的专家教授到原种连,免费为职工群众举办学术讲座和生产现场指导会。

“风和日丽”,更应团结奋进。“架起群众连心桥,聆听群众心头事”。各“访惠聚”工作队派驻单位坚持典型引领和问题导向,要求在实际中“摸活鱼”、到群众里“拜老师”,做到心系群众、深入群众、师从群众,在急难险重时冲在前、抢着干,与职工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于生活中“深呼吸”,在群众里“找答案”。驻六连“访惠聚”工作队经常喝杯“群众茶”,掏出自己的“心窝子”、打开群众的“话匣子”,在聊聊天、谈谈心、诉诉苦中,认真听取群众建议。

幸福路上:草木葱笼,郁郁芊芊

有苦有甜,谱一曲巩固脱贫的“弦音袅袅”。驻三连工作队“摸清底子开方子,找准方向走步子”,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帮扶救助等活动,征集群众意见69条,解决生活困难52件。三连困难户吾守·沙木沙年龄大,生活十分困难,工作队多次入户走访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定期帮助他打扫家中卫生,为他换上崭新的地板革,穿上新鞋。驻四连工作队坚持以城郊经济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投资46万元发展合作养殖,通过持股分红的办法带动连队集体经济发展,18户困难家庭年均分红2600元。四连群众热合曼·买买提,以前生活不富裕,工作队得知他有一定的养殖经验后,安排他学习骆驼养殖技术,当年就帮他引进5峰骆驼进行试养,在热合曼·买买提的精心饲养和管理下,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驻十连工作队积极探索“志智双扶”的有效途径,大力倡导“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的思想,发放各类书籍120余册,向连队捐赠图书400余册。驻十一连工作队严格按照一月一走访,常态化对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搭起群众“连心桥”,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驻十三连工作队学好“必修课”、用好“教科书”、补足“营养剂”,认真落实养老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安全饮水、电信网络通达入户,对脱贫户家庭实施儿童补助,切实保障主要帮扶政策的总体稳定。

有始有终,绘一幅青山郭外的“连美民富”。六连房前屋后“焕然一新、一尘不缁”,工作队牵牢“牛鼻子”、提升保障力,通过建立完善连队保洁机制,将19名保洁员划分责任区,严格落实“门前五包”,积极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投入惠民资金35万元,统一粉刷居民院墙263户,修整房屋大门262户,整治葡萄架254户,连队环境整齐划一、井然有序。十八连万亩花海,芬芳萦绕,工作队找准闪光点、抓牢支撑点、打造幸福点,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上发展庭院经济,先后栽种果树7000棵、葡萄15万株、万寿菊30万株,修建2000米的木栈道、53条金瓜葡萄文化长廊,大力发展集观赏、采收、民俗体验为一体的休闲观光连队,打造图市“后花园”。驻五连工作队坚持以“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年”为抓手,深入推进“三新”生活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驻十一连工作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铸牢根基、夯实基石,指导连队党支部建章立制,规范议事办事程序,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基本制度,有力推动连队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有泪有笑,奏一曲休戚与共的“鱼水情深”。工作队感慨万千,初到这里,职工群众不认可,敲门不开、问话不答。只能见了老人就打招呼,见了孩子就送糖果,见了农活就一起劳动,工作队不图别的,就图职工群众的认可。

“信得过”。驻二连工作队“一步一脚印,一种一收获”,先后援助三批物资近60万元,为职工群众带去温暖和希望,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开展群众教育培训,选派20余个困难家庭的优秀青少年赴兵团二中学习参观,成功联办“手拉手·心连心”科技夏令营活动;驻六连工作队以百姓心为心,着力建设服务型党支部,持续提升干部作风,帮助解决基层群众困难问题67件,宣传上级政策部署46次,群众的笑容多了、干群关系近了、彼此的心也更真了。

“靠得住”。驻十一连“访惠聚”工作队借助周一升国旗仪式、群众大会等载体,组织学习政策法规、连规民约20余场,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法治意识;驻十八连工作队坚持用心听声、用情办事、用力转风,不断推进文化阵地建设,丰富职工群众娱乐文化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学政策、学法治、学致富本领。

“永不走”。驻二连工作队坚持工作“同向”、关注动态“合拍”,做到周周有例会、事事有讲评,对月考核连续靠后的干部进行约谈提醒;驻四连工作队注重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授经验;驻十二连工作队坚持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急难愁盼抓在手里,助推连队“两委”解决遗留问题、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

驻十八连前“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蒋红在日记中写道:“结束驻连工作的那天,门前的月季挂满了露珠,枝杈的小鸟也默不作声。昨天新栽的小树旁都站满了人,大家热泪盈眶,我们紧握着的手不愿放开。我心爱的十八连,愿云彩、艳阳陪你走到远远的天涯;愿鲜花、艳草随你铺展幸福的未来。”

有风有雨,写一段字字见心的“精彩故事”。各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谋划致富创业项目,使连队呈现出产业兴、群众富、连队美的新气象。驻二连工作队坚定“一条心”、画好“同心圆”,通过兴办企业,招商引资200万余元,每年分红10万元作为连队集体经济收入,指导连队创办公司,组织富余劳动力进行家政服务或短期务工,群众增加收入10万余元。驻十三连工作队“争”有成效、“干”有亮点,为职工群众发放菜苗7万余株,投入3.5万余元,利用104座庭院小拱棚,坚持“一个片区一个品种、一个片区一个特色”,助力连队集体经济和庭院经济发展;指导“十小店铺”规范化运作,引进“小作坊”入户项目10户,以点带面,逐步推广。驻十八连工作队坚持“于全局中思考,在关键处落子”,在做实做优合作社上下功夫,相继成立腾达农机合作社,投资220余万元,实现109户贫困家庭年年有分红;积极争取惠民项目,先后建成21间“十小店铺”,通过鱼塘、冷库等创收项目对连队进行资源整合。目前,连队年租金总收入达30余万元。驻原种连工作队“为观奇景上高山”,建成师市首个家禽养殖产学研一体化综合养殖场,现已育苗蛋鸡6万羽,并为职工免费提供60套蛋鸡笼,免费发放3000只脱温鸡,用于发展庭院经济。原种连职工李太丽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利用65亩枣园发展林下养鸡,仅用3个月时间,就育成两批鸡,净利润达1.8万元。

深情厚意,必当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必将一生珍惜。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兵师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扬“三牛”精神,携手并肩、勠力同心,为提升师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


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编辑/阿迪莱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