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7.5万
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今年以来,四十四团永安镇党委深入学习贯彻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年”工作要求,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创新载体、搭建平台、丰富形式,各基层党支部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阵地,各基层连队党支部书记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带头人,党员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践行者,实现基层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频共振,为团镇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创新载体,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搭好“台”。“每天晚上,我们利用空闲时间到连队讲堂听课,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能了解许多惠民政策,这里成为我们交流的好地方……”3月29日,五连群众艾海提·吐逊卡地高兴地说。

团镇始终把为群众服务贯穿到各项工作中。抓好团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组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163名党员干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2场次。连队(社区)成立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统筹“访惠聚”工作队、警务站等力量,构建以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康健身服务的“5+X”志愿服务平台,385名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

搭建平台,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配好“乐”。在基层单位开展党建共建,以共建促党建,以党建促发展,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红色动能”。以连队网格为基础,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同时,调动连队、社区楼栋长(联户长)进行层层划分,包干到户、责任到人,构筑起群防群治群参与的严密防线,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目标,依靠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打造一批“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会治安“守护员”、乡风文明“宣传员”的“四员队伍”,处理纠纷30余起。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服务带动作用,在连队人居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中,投入人力6200余人次,清理环境8000余户,道路修整30余公里。积极开展“三新”生活创建,严格落实家居“十有”标准配备生活设施,力争达到“四好三美一卫生”要求,使连队职工群众生活好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用好活动阵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团镇党委采取多功能整合利用的方式,用好用活活动阵地,在综合活动中心,开展职工群众政策理论宣讲堂、学生周末第二课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讲堂、弘扬道德美德讲堂、文化传承礼堂等,积极动员老党员、先进模范、退伍军人、“两委”成员等充实志愿者队伍,利用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宣讲、走访入户等形式,变身份、展素质、聚民心,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丰富形式,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谱好“曲”。“老师,你看我剪的福字好看吗?”6岁的阿依仙木·吐逊问。在团镇五连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连队开办的周末第二课堂吸引了20余名孩子,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剪纸、绘画、书法等传统文化不仅受到孩子的欢迎,一些少数民族妇女也纷纷加入进来。

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机结合,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坚定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同时,以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工程为抓手,提振连队风气,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形式,助力团连文明焕发崭新气象。充分发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开展文艺传承进家庭、读书阅读活动,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组织团连志愿者服务队进连队、社区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特别是当前团镇春耕春播、连队各项工作创建中,一件件“红马甲”流动在连队、职工群众家庭之间,帮生产、做服务、送文明,与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融为一体,成为连接职工群众的红色纽带。(丁惠芳


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编辑/阿迪莱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