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申和谢嵘是一对父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职业——人民教师。从1962年石河子大学前身兵团农学院开始,到现在建校第72周年,谢嵘一家在石河子大学已经接力工作了数十年的时光。
兵团农学院(石河子大学前身)
现在的石河子大学
谢云申:时代激流中不泯的育人心
谢嵘的父亲谢云申出生于上海市,195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同年,国家分配工作,调入青海大学前身青海农牧学院任教。1962年,兵团农学院急需师资人才,派专人赶赴青海农牧学院招收教师。谢云申先生怀揣着满腔的爱国心、育人志,积极响应兵团号召,不远万里来到石河子大学任教,在石河子大学开启了长达三十五年的任教生涯。
谢云申
谢云申治学严谨,不论是专业课还是选修课,谢云申都会在学生晚自习的时间,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晚辅导,不厌其烦的回答学生专业知识的难点问题,深得学生好评。
谢云申把认真教学视为己任,在教出无数优秀石大学子的同时,也先后荣获农业部、自治区和兵团的无数荣誉。1987年晋升教授职称,谢云申是整个新疆的第六位数学教授,也是石河子农学院第一批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授之一。
谢嵘:教书育人于一体的责任感
对于谢嵘来说,父亲就是他学习的榜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他的真实写照。
1992年,谢嵘毕业于石河子农学院水利系,服从分配留校在水利系工作,1994年由于工作需要,他走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谢嵘在办公室工作
“我是祖国一块砖,天山南北任党搬。”谢嵘对于从教师岗调到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任何怨言,顺理成章接受了这份工作。
90年代初,谢嵘接触到一位因家庭困难申请退学的学生,他帮助学生申请了免学费但帮助效果甚微。然而谢嵘并没有放弃,积极帮助退学学生联系塔里木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并坚持与其保持书信往来,提供经济支持,鼓励支持他实现学业梦想。
谢嵘与水利工程学院毕业生合照(中间为谢嵘老师)
在石河子大学工作的三十年里,谢嵘始终对学生进行引导、言传身教,同他的父亲谢云申先生一样,对学生负责、为学生考虑。
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年华。
石河子大学承载了谢嵘一家两代人的记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正是他们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