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陶泥、面塑 看民间手工艺品里的大美新疆
 
兵团广播电视台

  近日,乌鲁木齐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艺术家们以深入基层的所见,用不同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创作作品,展现新疆人民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新疆软陶泥彩塑非遗传承人吴邵杰陶泥作品《幸福家园》

  吴邵杰用软陶泥创作的作品《幸福家园》,取材于乌鲁木齐南山周边牧场牧民们的生活,把草原上阿肯弹唱、牧人驾鹰放牧、白色毡房、特色美食等主题元素融入作品中,表现牧民草原生活的精神面貌。

吴邵杰创作的软陶泥作品《幸福欢唱》

  《幸福欢唱》则以新疆人民热爱的舞蹈和音乐形式,来表达丰收喜悦之情。在技艺方面,吴邵杰采用软陶泥,结合传统的泥塑、面塑的制作手法,通过手工塑型加以彩绘,低温烤制定型,作品展现了热情、淳朴、善良、勤劳的新疆人民对家园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王帆面塑作品《龟兹舞韵》

  古龟兹乐舞以优美音乐、动人舞姿而闻名。王帆创作的面塑作品《龟兹舞韵》,取材于古龟兹乐舞,但王帆巧妙地以如今热爱歌舞的人们为原型,既保留了龟兹乐舞自身的特色,又有发展与创新。舞台中间是正在起舞的舞者,左右两边是弹奏各种乐器的民间艺人,正如诗云“龟兹乐部起纷纷,调急弦粗响遏云”,乐声奏起,鼓管齐鸣;舞者跳着唐代诗人白居易以诗句 “回雪飘摇转篷舞”“奔车轮缓旋风迟”赞叹的舞蹈,吸收了旋转技巧,飞扬的群裾展示人们欢快的心情……

  面塑,是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为原材料,加以塑形的手工技艺。面塑作品《龟兹舞韵》的背景,以具有特色的民居泥土夯筑的土墙和木门图案为元素,古老的车轱辘展现了连接过去和现今的乡土文化;墙上柳条编织的小筐里是硕果累累的葡萄,表现了醉甜的丰收季。(文/记者 赵剑尘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编辑/李苗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