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观展,云上看剧。连日来,广大观众在云端就能观看到“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兵团美术书法摄影剪纸作品展”,在线上欣赏近年来兵团创作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文化浸润心田,文化赋彩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以加强先进文化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打造兵团文化地标,职工群众精神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回应职工群众新需求新期待,十年来,兵团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兵团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深入推进,一批文化惠民重点工程相继完成。目前,兵团共有图书馆10座、美术馆4座,团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90个,连队文化活动室1916个,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室)81座,较好地满足了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兵团始终坚持文化共建共享,各师市、团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向周边地方群众免费开放,切实发挥辐射地方、带动周边、服务兵地群众的作用。
新时代兵团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坚持人民性,讲好“中国故事”,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西长城——新疆兵团一甲子》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歌曲《屯垦爹娘》获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兵团杂技团杂技剧《楼兰寻梦》、兵团歌舞剧团大型原创舞剧《戈壁青春》等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剧目成功上演;秦剧《在绿色原野上》获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豫剧《戈壁母亲》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提名奖,主演张培培荣获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主角奖。
兵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化惠民活动普惠民生,职工群众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参与度、获得感稳步提高。十年来,兵团各级各类文艺团体坚持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演出活动,每年开展各类演出近500场次。文艺汇演、基层文化能人大赛和戏曲折子戏大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等活动,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威风锣鼓、花灯展、赛龙舟等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职工群众参加;兵团豫剧团、兵团秦剧团等专业戏曲团体深入基层开展“非遗进校园”“戏曲进乡村”活动,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族群众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有效促进了“五个认同”。(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敏、实习记者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