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和兵团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至今仍在广大兵团人耳畔回荡。60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非凡贡献。面对“文化润疆”“旅游兴疆”的新使命,兵团正继续传承和发扬兵团精神,在文艺创作与文化供给、文物保护利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不断守正创新,用辛劳和勇毅续写新时代的兵团荣光。
▲ 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兵团主场活动在第八师石河子市兵团军垦博物馆开幕
让文艺创作繁花盛开
让文化供给滋润生活
▲ 豫剧《解忧公主》
▲ 话剧《万方乐奏》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和兵团时强调,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加快建设先进文化示范区,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打造了《天山》《解忧公主》《戈壁青春》《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唐古百戏》等一批正确反映新疆历史和兵团历史、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符合现代文明理念、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的舞台文艺精品。跨界舞台剧《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豫剧《大漠胡杨》、舞剧《戈壁青春》、杂技《九儿——集体造型》、小品《跟我走》5部剧(节)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部分剧目在全国巡演,扩大了兵团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 跨界舞台剧《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
▲ 秦剧《在绿色原野上》
▲ 杂技剧《唐古百戏》
兵团现有9个专业文艺院团,其中兵团直属文艺院团4个。目前,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各文艺院团正在积极推进新剧目的创作,并积极探索与中直院团建立合作机制,联合打造优秀剧目。尤其是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兵团杂技团积极开展对外文化友好交流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海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兵团各级文艺院团还积极赴基层师团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慰问活动,年均开展1000余场,惠及群众40余万人次,基本形成以兵团直属文艺团体为主力、各师市专业文艺团体为辅助、基层业余文艺团体为补充的活动机制,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今年,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兵团启动了“舞动新时代”兵团舞蹈大赛、“筑梦新时代”兵团曲艺小品大赛等活动,引领带动全疆各族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推动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
出新彩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和兵团时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深入挖掘兵团红色资源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突出革命文物的教育引导功能,取得较好成效。据了解,兵团辖区内共有不可移动文物54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现有各级博物馆、纪念馆81座,共收藏可移动文物29011件。在众多文物中,作为兵团精神重要载体的革命类文物资源丰富。2021年向社会公布的兵团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9处,馆藏文物10078件(套)。
近年来,兵团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6784万元,组织实施原农六师司令部办公楼修缮工程、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工程等20余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为兵团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保障。
在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和协调指导下,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军垦旧址、第一师阿拉尔市玉尔滚军垦旧址2处文保单位成功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博物院“金玉满堂——清代宫廷仪典与生活展”落地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让兵团基层各族群众更好了解故宫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文物保护、考古发掘、课题研究、数字化保护、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强战略合作,推动在兵团建设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南疆基地。2022年,国家文物局下拨专项资金,启动实施唐王城(托库孜萨来)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对深入挖掘、整理、宣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文旅融合擦亮壮美兵团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和兵团时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富民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依托资源优势,树立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的理念,着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出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形式新颖的文化旅游体验活动,让八方游客走进兵团,让兵团的好风光走向全国,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兵团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66家、旅行社177家、旅游集团公司11家。
兵团不断挖掘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红色文化、屯垦戍边文化、民族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与旅游融合的新业态持续发展,让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加快转型,促进消费潜能持续释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指导兵团旅游商品协会潜心开发“兵团记忆”特色文创品牌,两家新疆兵团官方旗舰店分别亮相乌鲁木齐市国际大巴扎和新疆游客集散中心。兵团十二师打造了“永远跟党走”大型红色主题灯光秀,一师阿拉尔市推出了兵团首台红色实景演绎剧《三五九旅是模范》,兵团八师创作了红色文化旅游演绎剧《燃情岁月》,成为兵团旅游新热点。
近年来,兵团注重深化兵地融合,致力协同发展。兵地文旅系统探索建立兵地文化旅游工作协作机制,双方围绕文化资源和设施共建共享、文艺创作和演出优势互补、文物保护和利用一体推进、旅游业发展互利共赢、文旅人才交流共用五大方面15项具体工作任务开展深度融合,联合签发了《兵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协作备忘录》。合力推进“兵地融合创新型旅游示范景区”建设,江布拉克(一万泉)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共同组建S101天山地理画廊旅游联盟,共同打造G219边境旅游风景道、S21沙漠高速公路等精品自驾线路。在加强区域合作方面,兵团各师市与19个援疆省市联合开展旅游包机、旅游专列、自驾游等活动,共同促进文旅产业加快复苏,迸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