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十师一八六团一隅(摄于7月21日)。郝胜忠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和兵团视察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兵团改革,深化兵地融合,打造城乡和谐的田园式家园,充分发挥兵团作为安边固疆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大熔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的功能和作用,努力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
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建设美好兵团的奋进力量,十师一八六团党委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党建基础,着力在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维稳戍边、乡村振兴、服务群众等方面建强党组织,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铸魂补钙 不断提升组织力凝聚力
暮色降临,一八六团党委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不时传出讨论声,解读一篇总书记重要讲话、领读一段党章党规、传达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最新决策部署,这些都是一八六团党委中心组学习中常见的一幕。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一八六团党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上率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新征程上的工作实效。
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专题培训,深学细悟;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把主题党日活动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的有力抓手;开展红歌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连日来,一八六团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和兵团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有力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扎根团场。
前不久,在一八六团举办的“红色边关心向党 丝路驿站迎盛会”职工文艺演出现场,以驻团001值班连连长白玉书老人为原型编排的小品《戍边魂》,让党员贾鹤鹏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老一辈兵团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默默坚守在祖国边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接好戍边‘接力棒’,继续为祖国站岗放哨!”贾鹤鹏说。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十师北屯市博物馆内,党员干部高举右臂,紧握右拳,在鲜红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为喜迎党的二十大,一八六团机关和事业单位联合党支部开展了“红色足迹 寻根之旅”活动。
“兵团儿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为把兵团建设得更强大更繁荣贡献力量。”一八六团机关党支部书记聂静说。
学习教育是“必修课”更是“终身课”,有没有雨过地皮湿、风过无痕的情况?怎样扎扎实实学透用好党的创新理论?
今年以来,一八六团党委多次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及时研究重要工作、解决重要问题,确保党建学习扎实开展。同时,建立监督评价等多项制度,确保学习教育有质量。
学习热起来,活动丰富起来,氛围浓起来,成效实起来……当前,在维稳戍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各项中心工作中,团场党建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团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起最大共识和最强力量。
强基固本 夯实堡垒担使命
在位于褐里格库木沙漠边缘的一八六团北沙窝哨所,鲜艳的五星红旗格外耀眼。每天清晨,护边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上哨所楼顶升国旗。
“每次升国旗,我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与祖国的心脏贴得这么近。为国守边,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要一直坚持下去。”北沙窝哨所位于中哈边境,这里冬季风雪肆虐、夏天蚊虫猖獗,付永强和妻子刘桂芝自2012年驻守于此,从未离开。
从兵团成立之日起,“维稳戍边”这4个字就深深镌刻在每一个兵团人心中。
1962年5月13日,兵团首个值班连——001值班连进驻吉木乃镇执行维稳戍边任务,当年7月15日 ,在001值班连的基础上,成立了一八六团。从此,几代兵团人驻守这里,成为“永不移动的界碑”。
“我会像守护自己的家一样,把边境线守护好。有我在,请祖国放心!”9月17日晚,在北沙窝哨所党支部学习会议上,护边员刘杰正在分享学习心得。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成为护边员4年多来,她积极巡边护边、制止临界人员、劝返抵边车辆,一丝不苟履行职责使命。
边境线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到哪里。一八六团党委不断增强维稳戍边看家本领,在边境线上筑起一座座铜墙铁壁般的“红色堡垒”。
“我们定期开展专题党课,组织护边员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内容,吃透边境管理法律法规,每季度还开展一次‘强作风、扬士气、打擂台、夺红旗’专项活动,将政治学习、军事技能等纳入护边员星级考评。”北沙窝哨所党支部书记孟建波说,这样既树正了工作导向,也激发了干事劲头,党员冲锋在前,在守边护边时展现了“硬核担当”。
固边与兴边并重。近年来,一八六团将边境建设项目与兴边富民行动统筹推进,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更新改造边境执勤点基础设施,按照宜种则种、宜牧则牧、宜养则养要求,配套建设了蔬菜大棚、养殖圈舍等生产设施。
如今的北沙窝,不再地如其名。在一八六团党委的努力下,这里栽种了3万余棵树,修了柏油路,建起暖房子,牛羊成群、蔬菜满园,犹如沙海中的一片绿洲,成为西北之北一道亮丽风景。
“现在既能守边,又可以致富,我们要安安心心、一心一意为祖国当好护边卫士。”北沙窝哨所护边员侯磊说。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围绕稳边固边,一八六团和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联合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形成了维稳共担、品牌联创、兵地共融的工作格局。
优化服务 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指数
“以往街道两边死角特别多,小区里乱搭乱建乱停车的现象更让人烦恼。如今绿化带错落有致,人居环境干净整洁,还新增了很多花卉景观,团场由内到外都透着美。”仲秋时节,一八六团退休职工刘丽红每天出门散步,用手机镜头记录身边美景,在抖音上与网友分享团场变化。
天蓝、地绿、水清、景美,去年以来,一批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民生实事在团场实施,职工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围绕职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一八六团党委以职工群众所思所盼为努力方向,党员干部践行“马上就干”的工作作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
换热站增容改造,解决了800余户居民冬季供暖不热的问题;新建晒场,解决了150名职工群众秋收季节农作物晾晒问题;植树造林1000亩,修建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清运垃圾1000余吨,团场面貌焕然一新……2021年,一八六团党委确定民生实事清单50项,党员干部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让“问题清单”逐一变为“满意清单”。
这两天,一座40吨位的大型锅炉房正在一八六团职工群众热切期盼中抓紧建设。
“以前的锅炉容量小,已不能满足团场供热需求,新建的锅炉房预计10月10日投入使用。团场党委又自筹资金300余万元,对供热管线进行改造,全力确保职工群众冬季采暖更加安全和舒适。”9月17日,一八六团城镇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邹永华说。
急群众所急,群众就能感受到党在身边。今年,一八六团党委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统梳理了20项为民办实事清单。目前,城镇基础设施、戍边家园小区、连队人居环境整治、治沙站等项目建设正在全力推进。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职工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基层党建创新实践就推进到哪里,一八六团形成了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
正值秋收繁忙时,团场青年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职工群众收秋,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燃眉之急。
“正愁找不上人,党员干部就来了,40亩油葵已顺利收割。”9月10日,一八六团二连种植户任连科说。
贴心的服务,让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了,职工群众遇到困难和矛盾都第一时间找党员、找组织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