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些枯死的树清理掉,我们就可以种植文冠果了。”10月18日,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新疆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建飞组织人员,在塔城地区托里县托里镇铁斯巴汗村承包的林地里清理枯死树木。
10月12日,托里镇党委政府、托里镇铁斯巴汗村与新疆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新疆龙锋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铁斯巴汗村委会举行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托里镇党委、镇政府以招商引资为依托,将托里镇铁斯巴汗村因长期缺水撂放的近3000亩林地和7000余亩耕地流转给新疆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并与79户村民签订协议。新疆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托里镇铁斯巴汗村计划种植3000亩文冠果,总投资3000万元。协议一经签订,马建飞便立即组织人忙碌起来。
文冠果属无患子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季开花,秋初结果。它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有北方油茶之称。又是珍贵的旅游观赏植物,也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和常用中药材,而且具有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卓越的优点。如果大量推广种植文冠果,可破解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经济危机三大难题,促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谐发展。
新疆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建飞说:“我们承包了铁斯巴汗村的9000多亩地,承包年限是20年,前5年1亩地的承包费是200元,整个村民收入在180多万。后10年承包费是1亩地300元,最后5年承包费是1亩地400元,退耕还林土地主要是以后给村民分经济林的产品,从而提高农民的收益。6年以后,我们会把文冠果产量的10%交付给给铁斯巴汗村的村民,从而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
据了解,3000亩文冠果预计在2-3年间开花,村民们纷纷参与到土地流转,助力托里镇乡村旅游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托里县托里镇铁斯巴汗村村民李勤才说:“我们将土地承包出去,我们每年都有收益。今天我们签了合同,我家是180亩地,拿了36000元,特别高兴,现在我们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蒸蒸日上。”
村民木拉提·铁木尔汗说:“在过去的20多年我们的地上缺水,土地一直荒废着。现在我们把地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承包出去了,刚拿到了一年的承包费,120亩地就能拿到2万多。”
此次签约仪式有力助推托里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标志着托里镇乡村振兴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铁斯巴汗村撂荒土地历史将彻底改变,搁置了20余年的7000余亩土地将发挥潜能“变荒为宝”。
托里县托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加拿提·乌拉孜别克说:“以此次合作为契机,积极谋划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断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和服务发展能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