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民生兜底保障有力有效
目前,九师共有低保对象282户354人、特困供养对象52户53人、临时救助2616户3518人,低收入家庭21户27人。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九师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类资金841余万元。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保障标准也要“水涨船高”。为此,九师民政局按照同地区同政策,持续提高救助对象保障标准,及时启动物价上涨补贴联动机制。2022年,九师低保标准由2021年560元每人每月提高到616元每人每月,特困供养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由900元每人每月提高到1035元每人每月。九师依托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落实了特困人员供养兜底政策,开展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已成功救助流浪乞讨7人。
为认真履行基本社会服务职责,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九师落实好特殊群体社会福利政策,为6人发放经济困难老人补贴0.672万元,为4371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287.55万元。开展了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为1303名残疾人发两项补贴169.53万元。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力度和救助力度,落实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共为全师4名孤儿和6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3.23万元,助学资金4万元。为推进养老服务规范发展,民政局申请一般债券资金3000万元加快推进第九师团场老年人照料设施及社区服务中心改造提升项目建设,使8家运营的养老院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养老服务质量都明显提升。为建立关心关爱制度,持续纾难解困,九师下拨彩票公益金42.06万元,缓解养老院的运营困难,建立困难员工帮扶制度,为8家养老院配备发放口罩、手套、鞋套、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2万余件。
探索基层社区治理创新
夯实社会和谐基层基础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九师民政局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工作部署要求,对16个社区现状情况调研基础上,全面掌握社区民政基础信息,摸清底数,加强管理,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方法,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服务。
为调动社区“两委”工作积极性,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能力,九师民政局积极组织社区“两委”加强培训学习,并下发《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事项指导目录》,明确社区权责边界,积极探索“五社联动”建设,积极筹备社工站试点建设,鼓励社区工作者考取专业社会工作师,促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逐步将社区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的队伍,努力形成九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目前九师共有社区16个,其中团场社区11个,师直社区5个。社区共设“两委”职数114个,其中党总支部委员会职数80个,居民委员会委员职数82个,交叉任职48人。(全媒体记者 朱云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