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线上法治课让外来务工人员受益
 
兵团广播电视台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12月2日下午,外来务工人员张全峰在线上调解室维护自己的权益。

  主持调解工作的是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高新区(新市区)分局迎宾路派出所副所长王耀江。当日上午,王耀江为辖区20余家工地负责人和外来务工人员上了一堂以“常见劳资纠纷类型”为主题的法治课。

  作为主管矛盾纠纷化解的副所长,防范化解劳资纠纷成为王耀江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参与劳资纠纷调解,王耀江发现,多数纠纷的问题根源在于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意识不足,相信口头承诺胜过合同协议。

  开展一堂劳动关系普法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联络工地负责人、精心准备课件,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听得明白,王耀江下了不少功夫。

  “签订劳动合同应该注意什么?”法治课一开始,王耀江便抛出关键问题,引发评论区的讨论,“写明工资数”“写清楚啥时候结算工钱”大家你一言他一语,求知氛围迅速升温。王耀江适时讲解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中,关于劳动合同签订应当具备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和地点、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9项条款。

  “被欠薪该找谁?”互动问答环节,张全峰的提问在评论区引起共鸣。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且协商无法解决时,应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王耀江的回答让评论区点赞连连。

  随后,王耀江通过讲解典型案例、播放动漫视频等方式,详细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法治课接近尾声,王耀江公布了迎宾路派出所劳资纠纷求助热线,打通求助渠道。

  课后,便出现了开头提到的那一幕。张全峰与承建商因工作时长有争议迟迟未收到工资,他立即拨打热线求助。在王耀江的主持调解下,张全峰出示了与承建商签订的劳动合同,并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指出合同中对工作时长有明确规定。最终,张全峰收到了2.4万元劳务费。

  “劳动受法律保护!”当天,张全峰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他的感受。(记者 赵书城)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编辑/韩健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