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各个保障现场都绽放着“她力量”,来自“鸟巢”、“冰立方”、“冰丝带”、北奥集团和首都信息的女性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贡献着巾帼力量。
冬残奥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刷屏,离不开国家体育场保障团队的贴心服务。面对疫情防控的挑战,“鸟巢”摄影主管连静对摄影记者流线进行了优化,尽可能地为记者提供多条便利、清晰且友好的路线。虽然她在现场只能听见工作间门外阵阵欢呼与烟花绽放的声音,但当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张张来自熟悉媒体的精彩图片时,连静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结束后,连静又投入到闭幕式的准备工作中,她正以一贯的热情周到专业地服务摄影记者。
从进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周期,郭琳和场馆新闻运行领域的5位同事,再加上36名专业志愿者,就一头扎进场馆媒体中心(VMC)内开始了紧张而高压的运行工作。运行过程中,看台席记者饱和,区域运行超负荷;记者丢了钱包焦急寻找;混采区某些国家记者过多,扎堆采访不利于防疫工作……每天突发的状况都让她精神紧张。
冬奥会完美落幕,冰立方的新闻运行赢得了世界媒体的广泛认可,各国记者表示在冰立方“得到了最好的新闻运行服务保障”。目前“冰立方”北京冬残奥会的保障工作还在继续,郭琳和团队成员仍然一刻不能放松。
来自北奥集团的陈雨欣是北京(延庆)颁奖广场礼仪副经理。为了全面掌握运动员入场动态、控制队伍速度、避免与其他人员交叉,跟在运动员队尾的她开玩笑称自己也像一名礼仪人员,站在离运动员最近的地方。正因如此,她需要时刻保持集中的注意力,观察沿途情况,快速、敏锐解答运动员的问询及需求。到达上场口等候区,她还需要在转播切入候场镜头前,逐一检查列队顺序确保入场无误,让获奖运动员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
为了让各国运动员都能在颁奖广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她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自学各种语言,在运动员入场前及仪式结束后送上第一时间的祝福,给运动员带来不少惊喜。不知不觉间,她们已学会了数十种“祝贺”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