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15万吨/年白油加氢装置一次试车成功,标志着克拉玛依石化已建成全国最大高档白油生产基地。
克拉玛依,因境内的黑油山而得名。黑油之城产出高档白油,见证的是新疆油气产业不断延链强链,迈向中高端的奋进之路。
开发新品满足消费需求
黑色石油,送进银灰色罐体后,经过高压、高温等工艺路径“锤炼”后,成为高档白油,可用作洗面奶、面霜等化妆品基础原料油。
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化妆品级白油和疫苗白油样品。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于江艳摄
没错,现代工艺也能让石油变白油,擦到爱美女士脸上。
别担心,它没毒。克拉玛依石化科技处副处在尹宏介绍说,油田开采的原油送进装置后,首先蒸馏出润滑油原料,然后高压加氢去除硫、氮、砷等有害物质,最后加氢脱除芳香烃有害物质,就得到化妆品级和食品级高档白油。
“目前,我们已向深圳一家企业销售化妆品基础白油,未来计划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攻克国际一线品牌化妆品基础油市场。”尹宏表示。
克拉玛依石化生产的高档白油重点应用于聚苯乙烯及树脂合成、食品加工机械润滑、化妆品、禽类疫苗、玩具与橡塑制品制造、高档胶粘剂等领域。
当前,我国使用国外工艺技术生产聚苯乙烯的企业,长期依靠进口。克拉玛依石化建成全国最大高档白油生产基地后,有望替代进口。
满足环保消费需求,近年来,家装涂料、儿童玩具、乳胶枕头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橡胶制品生产,开始添加食品级白油,这也给克拉玛依石化高档白油销售带来广阔“钱景”。
落实“双碳”目标, 2021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紧贴市场需求,生产出柴油尾气净化液专用尿素,将其加到车里,可降低车辆排放尾气中的污染物,起到减排作用。
“我们从去年8月开始利用化肥装置生产车用尿素,这些车用尿素颗粒作为‘尾气净化液’优质原料,已销售到南北疆,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化肥生产部二化联合车间副主任陶社强说。
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自治区“十四五”规划指出:立足现有产业规模和优势,以延链、补链、建链、强链为主攻方向,推动补短板和锻长板相结合,培育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链。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员工正紧盯屏幕,查看装置运行参数。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于江艳摄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聚集新材料产业,延伸产业链条,8月初生产出A1低硫石油焦,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产业电池制造。
石油焦是汽柴油炼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渣油。两个月前,乌鲁木齐石化公司深入市场了解到,低硫石油焦在铝厂、硅厂、碳负极材料厂有着很大应用需求,决定把握市场契机,生产硫含量低于0.5%的低硫石油焦,弥补疆内市场需求缺口。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是全疆首家生产A1低硫石油焦的企业。截至9月2日,已累计销售A1低硫石油焦7300余吨,创效200余万元。
延长产业链深度,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利用原油、天然气生产乙烯新材料,目前已具备200万吨/年乙烯的生产能力。
受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传统炼化板块盈利空间减弱,目前延伸产业链生产制造乙烯,成了独山子石化公司盈利主战场。
近年来,独山子石化公司加快“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型”转变步伐,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其开发的茂金属聚乙烯因其产品性能好、附加值高,被誉为塑料中的“软黄金”,成为高端聚烯烃市场抢手货。
目前,独山子石化公司已是国内第一个规模化系列化且稳定生产茂金属的企业。
今年年初以来,国际市场己烯-1产品需求旺盛,独山子石化公司抓住时机,3月份己烯-1产品首次走出国门,出口东南亚。截至8月底,己烯-1产品已在东南亚和中亚销售2000多吨。
“减油增化”生产新材料
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是新疆四大炼化企业之一。2019年,该公司生产出混合二甲苯产品,探索向化工转型升级的有益尝试。
2022年8月30日,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塔里木石化分公司乙烷制乙烯项目建成投产一周年。现在乙烯成为独山子石化公司盈利主战场。 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于江艳摄
二甲苯是纺织企业的重要原料,目前塔河炼化每年可生产13万吨二甲苯,产值约1亿元,成为公司新的效益增长点。
当前,塔河炼化正推进百万吨原油裂解乙烯项目落地,打造新的增长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郭绪强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普及,未来汽柴油消费增长将逐步放缓。炼化企业从燃料油转型到有机化工生产,是适应消费趋势的必然。新疆炼化企业应紧盯消费变化,做好‘减油增化’文章。”
将原油炼化成汽柴油、航空煤油,是炼化的最低端,效益也最低。“生产燃料油,附加值最多能提升20%,但是将原油制成乙烯、丙烯、纤维乃至医药,附加值可提高3—20倍。”郭绪强表示,延伸产业链不仅增加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郭绪强建议,新疆应加快推动炼化企业转型升级,延伸油气和煤化工产业链,目前新疆企业生产的乙烯、丙烯、丁烯、苯、甲苯、二甲苯、烯烃、甲醇等化工基础原料,还处在延链的中端,还可针对市场需求进一步延伸,生产量小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品,形成环环相链的产业集群。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新疆科协共同组织开展了“院士新疆行”活动,在考察完克拉玛依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炼化企业、煤化工企业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龙德指出,当前新疆炼化企业仍以炼油为主,化工这块还是相对薄弱。下一步新疆应做好“减油增化”,通过科技创新,生产更多新材料,促进整个油气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记者 于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