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秋天
万物丰茂
气象万千
行走在一七○团
一幅幅干劲满满
热火朝天的生动场景跃然眼前
重点项目建设正酣
工厂车间机器轰鸣
田间地头收获繁忙……
近年来,一七○团党委坚持在优化产业结构、绿色发展、改善民生上下功 夫,笃定实干、跳起摸高,统筹做好稳增 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乡村振兴步履铿锵,连队面貌显著改变, 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提升,职工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找准“发力点”优化产业结构
一七○团依托特色资源优势为“发力点”,紧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瞄准政策扶持领域,用新理念谋划新发展,合理优化产结构,积极打造以畜牧业、特色生态林果业、设施园艺业为主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种养产业,促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把团场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互补发展的可持续道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20年前,该团主要以牧业发展为主,团部驻地庙尔沟没有耕地,自然资源决定了当地的发展只能以传统畜牧养殖业为主,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一连退休职工卡德尔别克·阿登别克说:“以前在庙尔沟生活的时候,住的土坯房,用的都是旱厕,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靠养牛羊,一年到头基本没有什么收入。团场由庙尔沟搬迁到莫合台后,团场变化太大了,现在住着干净的楼房,喝着放心的自来水,收入也有稳定的产业。”
2003年,在兵团党委、师党委的关心关怀下,该团团部由庙尔沟搬迁到莫合台,历届团党委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转型和民生改善方面发力,逐渐形成了以特色沙棘种植为主的农业、以牛羊养殖为主的畜牧业、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并行的新发展格局。
自2007年开始试种沙棘到2013年规模化种植以来,该团不断优化沙棘种植品种,由最初的“辽阜1 号”一个品种到目前的“深秋红”“状元黄”等多个品种。同时,积极引导职工开展沙棘林下养殖、沙棘蘑菇种植,以及沙棘干果、沙 棘茶叶、沙棘原浆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拓宽职工多元增收渠道,让沙棘产业成为职工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在推动特色沙棘产业发展同时,该团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不断优化畜牧业结构,持续做优做强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认真落实畜牧业扶持政策,对国有4个养殖场35栋圈舍实行三年免租,惠及职工35户;发放母畜补贴资金133.34万元,惠及127名职工,与新疆谢利盖、 冰雪棘等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投资1500万元的新疆巴什拜冷鲜肉深加工项目现已落户庙尔沟。
明确“着力点”夯实产业基础
随着沙棘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沙棘的储运、销售成为了职工面临的难题。围绕沙棘产业,团场不断补齐短板,延伸产业链,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当地的小沙棘成长为大产业,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六连职工刘中红说,原先职工对沙棘的精细化管理不够高,加上冷库少,好多沙棘果都发酵了, 损耗严重,加上沙棘到了9月底集中成 熟,储运压力很大。
2022年,该团新建沙棘速冻隧道一座,可实现储存沙棘2100吨,投入1200万元完善沙棘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 投入1000万元建设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沙棘标准化厂房4座,一系列的举措将补齐基础短板。同时,以政策奖补的方式鼓励职工、合作社、个体经营主体建设6座冷藏保鲜设施,让沙棘果“住”进了安全舱。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沙棘精深加工龙头企业4家,成立沙棘种植专业合作社11家,累积销售沙棘约4800吨。持续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主要以沙棘果汁、沙棘原浆、沙棘籽油、沙棘全果冻干粉、沙棘籽油等沙棘加工产品,实现沙棘单类产值达3亿元。
2023年,该以打造高标准示范林为目标,提升改造1.8万亩老化林,新建0.1万亩农业机械化沙棘采收示范基地1个, 其中包括种植、管理、水肥智能控制、墒情监测、病虫害监测等配备相关基础设 施以及机械化采收等最新型机械装备。 同年,荣获“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称号。
筑牢“关键点”厚植生态底色
一七○团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边缘,域内干旱少雨,可用耕地少,土壤盐碱化严重,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农业发展面临诸多天然瓶颈。
为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每年开春,团场职工群众扛起锄头、铁锹开展以沙棘为主的生态种植。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区域局部降雨量由原来年不足40毫米,上升到246毫米以上,5级以上风由过去每年218天左右减少到每年127天左右,空气湿度也由过去46%左 右提高到了58%左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按照团场生态建设署要求,我们积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健全完善‘林长+河湖长’等工作机制,探索强化‘林长+’管理机制,促进生态管理和保护协同推进。”该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宋乐说。
自实施林长制以来,该团在辖区范围内构建了完善的网格责任体系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按照“林有人护、树有人管、责有人担”工作方法,以林长制工作为主抓手,严格落实责任区内的增绿、 护绿、用绿职责,确保林长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预防生态遭到破坏,每年开春,该团早部署、早安排,联合周边地区开展森林防火演练。进入秋季采摘时节,该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就发布通知,严控人员在林地内带入火种进入,特别是严禁进入林地内开展露营、烧烤。
2016年,该团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自治区绿化先进单位”称号。2019年,该团荣获沙棘生态原产地认证证书,全国第九届母亲河奖。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时代新征程上,一七○团党委将继续坚持“在 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执“绿”为笔,奋力绘就生态文明建设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