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七师胡杨河市一二九团玖尚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玖尚生态园”)温室水产养殖大棚,一个个养殖水池有序排列,水产养殖“鱼菜共生”项目的养殖户冯会英正在喂食鱼群。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紧抓现代农业发展机遇,依托资源和自然优势,聚焦“一连一品、一团一特”,特色种植和养殖产业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走出了一条前景广阔大道,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据了解,“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相结合,鱼池和蔬菜池里面的水形成循环,鱼粪成为蔬菜的天然肥料,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这种模式下养出的鱼肉质紧实,味道鲜美,种植出的蔬菜绿色无公害,供不应求。
在一二九团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和鼓励下,冯会英利用玖尚生态园温室大棚的基础设施,成立胡杨河市长益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鱼菜共生”生态种养项目,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一期投资800万元,其中养殖的大罗非鱼年产70吨,按照目前市场价,大罗非鱼年产值可达200万元以上。
除了“鱼菜共生”,玖尚生态园还一直发展草莓种植,草莓种植技术越来越娴熟,产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
玖尚生态园草莓种植户唐志良告诉记者:“草莓亩产量估计在1500公斤左右。我们总共承包了23个大棚,种植了“红颜”“章姬”两个品种,口感和品质都很不错。”
为促进设施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一二九团不断加大设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以草莓园为样本,开辟柠檬园、火龙果园、反季蔬菜园等特色种植园区,鼓励职工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在一三〇团六连职工刘家东的苹果摊前,不少游客在购买品尝。刘家东种植苹果多年,由于果园地处217国道、滨河大道的交叉路口,地理位置优越,刘家东就在路边卖起了苹果,平均每天销售额在三千元左右,最高时可达一万多元。
在一三〇团六连,像刘家东一样的果农还有很多,他们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发展路边特色经济,在种植水果的同时,积极发展城郊经济,发挥紧邻国道、市区等便利的优势条件,发展农家采摘观光农业,吸引了周边地区居民来果园体验采摘旅游的乐趣。
一三〇团六连连长杨玉鹏说:“六连种植林果占地面积9100亩,连队计划更换新品种,发展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打造路边经济一条街,让更多的职工群众受益。”
近年来,为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七师胡杨河市坚持“以产业促振兴”的发展思路,依托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优势,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高效农业的转变,实现了农业增效,职工增收。七师胡杨河市现有鲜食水果面积6.2万亩,预计年产林果产品13万吨,初步形成一批成规模、成特色的农产品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七师胡杨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忠华说:“七师胡杨河市积极引导职工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技术帮扶等方式加大对发展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七师胡杨河市将继续以构建林果产业新业态,打造精品林果为目标,全面提升特色林果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带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协调发展,为乡村产业兴旺、职工富足富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