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西山农牧场大棚里的“科技范儿”
 
兵团广播电视台

11月10日一早,初冬的天气有些许寒意,走进十二师西山农牧场二连设施农业示范园H座1号张宏涛的大棚里,满眼的绿意带着融融的暖意扑面而来。

张宏涛和家人正在给水果番茄吊秧绳,他们把绳子一端系在搭好的铁丝架上,另一端垂下来,等打完杈,再夹到植株上。蜜蜂飞来飞去,给植株授粉。

中午12时,张宏涛按下水肥一体机上的打开键,不到2分钟,遮阳布完全打开。阳光照进来,原本就暖意十足的大棚内温度即刻上升。此外,空气热能电热泵也是大棚温度的重要保障,整个大棚地下铺设有暖气管道供暖。

西山农牧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宏杰介绍:“‘智慧农业’和传统种植不同的是,它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智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手段,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精准控制,提供最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西山农牧场的大棚里的新技术不限于装备支撑,细看之下另有玄机——地上铺着一层黑色的地膜,南北朝向,凸出来的部分为垄,凹陷下去的地方为沟,每沟采用有机基质,栽培着50棵番茄苗。“这个棚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节省了换土、养地、防治病菌的时间、人力和资金成本。”张宏涛说。

今年7月,张宏涛特意到山东寿光、临沂,河南洛阳等地学习先进技术。学成归来后,他承包了4座西山农牧场新建的日光温室大棚。10月初,凭借学到的经验、十二师农科所的技术指导以及农牧场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张宏涛在一座大棚试种了布尔、圣罗兰、硕丰516等4个品种的2500棵水果番茄。

看着满棚葱茏的秧苗,张宏涛信心满怀,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已经结果,明年春节前后两茬果就接茬熟了。每棵苗的成品果为24个,果型大小均匀,按每公斤40元计算,预计收入在20万左右。”

这个大棚只是张宏涛的初步试验,未来他还将进一步尝试无土栽培草莓高科技种植技术,希望能带动其他种植户共同扩大种植规模,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十二师融媒体中心
编辑/肖玉莹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