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芸晾晒场。唐科文 摄
在二二四团九连,提起大芸种植第一人玉苏普·艾海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玉苏普·艾海提在九连承包了150亩地种植大芸,年收入100多万,在他的带领下,连队100多户职工群众成功走出了一条沙漠致富之路。
肉质鲜美的大芸。唐科文 摄
“我每亩地的产量在三百公斤到一吨左右,按照市场价格每亩地净收入是3000元到5000元,一年可以收入100多万元。”玉苏普·艾海提说。
玉苏普·艾海提早年间种植过棉花、玉米、小麦、蔬菜等农作物,但由于和田地区风沙大、土壤盐碱等原因,玉苏普一度赔了许多钱。
面对生活的磨炼,玉苏普·艾海提并没有气馁,而是回想起了小时候跟随父亲去沙漠里挖大芸的经历,于是他便开始试种大芸。
“我种植大芸非常成功,一直在赚钱。并且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大芸种植技术,也希望能为其他职工群众提供一个新的产业思路。”玉苏普·艾海提说。
在玉苏普种植大芸成功后,周边群众也意识到大芸的发展潜力,纷纷向他请教,交流经验,麦麦提喀斯木·伊敏就是其中一位。
“我跟玉苏普·艾海提做这个行业已经五年了,也是合伙人之一,我们一年可以挣20多万元,生活过得也越来越好。”麦麦提喀斯木·伊敏说。
玉苏普·艾海提的合伙人麦麦提喀斯木·伊敏正在查看大芸晾晒情况。唐科文 摄
据了解,在玉苏普·艾海提的带动下,2023年九连种植大芸650亩,产量较去年增长15%,种植户从他一人增长到100户,每个种植户收入都在3至5万元左右,此期间,他还为这些种植户办起了免费培训班。
大芸的种植、除草、收获、晾晒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这也为连队职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种植地每天都有七八名职工在忙碌,一年下来,有1500到2000名连队职工通过这片大芸地就业增收。
“我是过来帮忙搬运和晾晒大芸的,在这里干活每天可以拿150元。”务工人员阿卜力孜·麦麦提说。
玉苏普·艾海提正在准备将晾晒好的大芸装袋。唐科文 摄
玉苏普·艾海提的成功,源于他的坚持和努力。自媒体兴起的时代,他也紧跟脚步,开通抖音账号,利用互联网推销大芸。如今,他在平台已经拥有6.5万粉丝,积累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唐科文 黄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