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红枣销售的季节,在十四师二二四团各连队,处处是装箱、称重、打包、运输红枣的繁忙景象。
近日,二二四团七连职工翟春明给连队“两委”打电话订购了1100个纸箱,便驱车赶往八连的地头,十几分钟后,纸箱送到了,翟春明指挥工人开始装箱。
翟春明在搬运从连队加工厂购买的纸箱。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小霞 摄
翟春明帮助客商收购红枣有十年,每年要收购600多吨枣子,需要用到7万多个纸箱。“以前我都是在和田市提前订购纸箱,到货后才能开始装箱,今年连队成立了一个纸箱加工厂,价格实惠,而且随用随送,多退少补,非常方便。”翟春明说。
今年2月份,二二四团七连党支部经过前期市场调研,以连队党支部领办,连队集体资金入股的形式,创办了纸箱加工厂。“我们团场有13万亩红枣,纸箱用量在580余万个,市场需求非常大,因此我们想开办一个纸箱加工厂,为职工和客商提供便利的同时,壮大连队集体经济,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二二四团七连党支部书记崔向阳说。
七连党支部先后投资80余万元,改造厂房,购买了原材料,以及纸箱生产线、开槽机、印刷机、打钉机等设备,于今年八月底开始生产。
纸箱加工厂投产后,销售成了最大的难题。为此连队“两委”利用自身的人脉,跑企业拉订单,到红枣晾晒场拉横幅做宣传,慢慢打开了销路。“目前我们销售了4万余张纸箱,产值约20万元。明年我们计划加购生产线,增加纸箱的型号和种类,同时扩建一间厂房,扩大生产规模,力争把纸箱加工厂打造成一个便民富民的产业。”崔向阳说。
红枣销售旺季,七连职工王宁愿开办的枣农小院民宿里,每天都住满了客商。
王宁愿在打扫客房的卫生。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小霞 摄
走进民宿,每间客房虽然面积不大,但都有独立的卫生间,空调、网络、吹风机、热水壶等配置一应俱全,房间里还贴心摆放了香薰、挂画等物件,布置得十分温馨。
“民宿就是让客人来了要有家一样的感觉。”王宁愿说。
王宁愿的民宿有7间客房,4个标间,3个单间。说起开办民宿的初衷,王宁愿告诉记者,以往每年收枣时,很多客商没地方住,她便邀请别人在她家住宿,从不收钱。时间久了,很多熟悉的客商便提议她开个民宿。
客房环境。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小霞 摄
2022年4月,王宁愿和老公两人着手将自家原来用来堆放红枣的一片空地,改建成民宿。“跑手续时,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找哪些部门,我们都不懂,多亏了连队的‘两委’,及时帮我们打听,各种手续很快就办理好了。”王宁愿说。
改建民宿的过程中,王宁愿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连队党支部又帮她向师市妇联反映,为她争取到了17万元的无息贷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在师市妇联的帮助下,她还到铁门关市参加了民宿农家乐培训班。
“通过几次外出学习,我对以后的发展有了更长远的规划,明年我打算把后院收拾出来,种上瓜果蔬菜,让游客来了,能住宿、能吃饭、能采摘,把民宿做得更好。”王宁愿说。
近年来,二二四团七连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职工利用自家院子,结合特长和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除了开民宿、种蔬菜,七连职工还在自家院子养斗鸡、开维修店、做玉石雕刻,庭院经济不仅有看头,更有赚头。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小种植、小养殖、小民宿、小手工’四类,分类引导、因户施策,让职工群众依靠庭院经济实现增收。”崔向阳说。(记者 高小霞 郭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