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一〇四团牧一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兵团广播电视台

11月初,深秋时节的十二师一〇四团牧一场,秋叶静美牛羊成群,牧一场大西沟片区,工人们正在紧张作业,一条条电缆和钢索有序连接在电线杆上,不久后,随着工程结束,牧一场大西沟片区将结束不通电的历史。

“以前我们在这只能把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电源,一旦天气不好或者到了冬季,很多时候电量都不够用,现在这些问题马上就能解决了。”一〇四团牧一场大西沟片区牧民艾塞木汗.吐尔达洪说,这几年,牧场通电、通自来水,牧民加入合作社致富增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近年来,在师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一〇四团牧一场以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优美、场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新牧场为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了包括人畜饮水、用电、人居环境改善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同时借助牧场优质资源,成立全民合作社,快速盘活牧场现有资产,促进了牧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头连着基层连队职工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

今年6月,牧一场创办大西沟全民合作社,职工加入合作社,把培育和壮大全民合作社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让职工从合作社的发展中分享更多收益,变“单打独斗”为“共同致富”,实现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方产业、富一片百姓”的新景象,当前入社职工占职工总数的56%。

牧一场党支部书记高延波介绍,依托大西沟全民合作社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提供的创业平台,吸引本场党员、致富能手和职工子女加入合作社,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优秀职工子女培养成后备“两委”、把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两委”,通过合作社做好牧区困难人群的帮扶工作,把合作社打造成牧一场干事创业,增收致富的保障基地。

以牧场天然草场为优势,以全民合作社为载体,目前,牧一场通过与十二师兽医站、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大西沟全民合作社成立动物实验基地,为大专院校、科研场所提供实验动物;与十二师兽医站、新疆石河子大学合作,先后申报了牦牛品种改良、绵羊品种改良项目,项目实施后使牦牛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繁育率提高50%以上,平均体重提高50千克以上,每头增收2000元以上,羊的母羔率达75%;与新疆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塔里木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作,在大西沟合作社成立学生实习基地,每年提供实习岗位25个,为科学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牧场近年来不断鼓励引导能人发挥自身特长,带领职工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在党建引领、品牌建设、质量安全等方面全面发力,聚力突破‘人、钱、地、技术、销路’等制约因素,目的就是为了切实保障职工群众收益。”高延波表示,随着合作社发展,牧场通过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进产业兴、百姓富的理念成为现实,让职工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来源/第十二师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苗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