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三师四十九团海安镇3.6万余亩红枣进入采摘阶段。枣园里,颗颗红枣压弯枝头,种植户正忙着采摘,一派繁忙景象。
近日,在四十九团海安镇十二连枣农刘中海的枣园里,他正忙着打红枣,伴随着竹竿富有节奏的敲击声,一颗颗色泽鲜红、形状饱满的有机红枣从枝头落下。工人们在红枣筛选机、吹叶机的配合下,各司其职,紧张有序地捡拾、筛叶、装筐、搬运。
刘中海种植红枣已有十多个年头,他通过参加连队组织的各类红枣管理培训和技术人员的“手把手”指导,学会了很多枣树管理技能。今年,在他的精细管护下,红枣喜获丰收。他说:“受气候影响,今年我家的36亩红枣采摘期较往年略晚,但产量和品质还是不错。”
四十九团海安镇十二连是团镇重点红枣种植连队。今年在连队党支部的引领下,制定红枣提质增效方案,大力实施红枣提质增效战略,引导职工以“产量为重”向“品质为重”转变。连队定期对枣农进行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培训,积极引导枣农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式,控制枣树有害生物,对密植枣园进行疏密间移等,确保连队4184亩红枣丰产丰收。同时,十二连党支部成立红枣销售工作小组,通过专人专管、专业洽谈、开拓渠道,确保红枣销售渠道畅通,促进枣农致富增收。
“四十九团海安镇十二连光热资源充足、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今年又是红枣丰收年,平均亩产680公斤,最高亩产达到1000公斤。为拓宽红枣销售渠道,连队成立红枣销售小组,帮助枣农把红枣都卖出去。”十二连连长许明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团镇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围绕“品质优、品牌强、市场高”的目标,积极探索推行“种植+加工+销售+旅游”新模式,从新品种栽培、精细化管理、多渠道销售上做足“枣文章”,实现职工群众“枣”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