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中国团队在黑色素瘤转移机制研究方面获新突破
 
兵团广播电视台

12月30日,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该院顾建英教授团队在黑色素瘤转移机制研究方面获新突破,绘制全球首张肢端型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时空进化图谱,并在此前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该研究通过单细胞联合空间转录组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刻画了肢端恶黑淋巴结转移的时空图谱,为肢端恶黑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及干预靶点,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理论基础。

据悉,研究人员从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和间质细胞三个层面解析了肢端恶黑淋巴结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肢端型黑色素瘤(简称:肢端恶黑)常发生在手掌、脚底等部位,是我国最常见的黑色素瘤亚型。手术治疗是早期肢端恶黑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然而相较于欧美常见的皮肤型黑色素瘤,肢端恶黑患者术后发生转移的概率较高,从传统的PD-1单抗及靶向治疗中获益较少。一旦发生转移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5%,预后极差。淋巴结是肢端恶黑早期转移的重要路径,淋巴结转移状态严重影响肢端恶黑患者预后,并对评估手术方案及选择术后辅助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深入研究肢端恶黑淋巴结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改善肢端恶黑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总台记者 王殿甲 杨静)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刘苏漫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