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一身“浪花白”,英姿飒爽;妹妹,一身“松枝绿”,身材挺拔。
最近,曾在辽宁舰航母和喀喇昆仑高原上当兵的姐妹俩——麦吾丽旦·沙拉木、麦合丽亚·沙拉木的一组照片,圈了不少“粉丝”。
“真的是又美又飒,军中姐妹花。”“新疆人的骄傲,女性的榜样!”“新疆丫头子亚克西”“都是我们阿克苏的”……网友们不吝赞美之词。
3月9日,记者联系到均已退伍的麦吾丽旦和麦合丽亚。交流过程中,明白了这对超飒姐妹花“飒”在哪里?她们为啥能一次次华丽转身,走到哪里都能“圈粉”?
麦吾丽旦·沙拉木(左)和麦合丽亚·沙拉木戎装照。 麦合丽亚·沙拉木供图
“我在柯坪县驻村两年刚刚回来,现在天气暖和了,我准备到我们厂各个采油机井看一看,多向生产一线的同事学习,多了解最基层的情况,这样才能干好本职工作。”3月9日,中石化西北油田采油二厂党办干部麦吾丽旦说起自己的近况。
“航母女兵”“大学生党员”“乡村振兴专干”……从网友和周围人的一个个称呼中不难看出,26岁的麦吾丽旦一路走来,一连串光环和荣誉相伴。同时,也有网友提出,从新疆阿克苏地区走出的麦吾丽旦,从事的每一个职业都是180度大转弯,适应每一个新环境,干好每一个岗位,得付出多少辛苦?
对于吃苦,麦吾丽旦有不同的见解。她在阿克苏地区库车市长大,父母早年在当地开餐厅。她从小就有一个军旅梦。
2015年,在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读大一的麦吾丽旦梦想成真,成为辽宁舰上一名雷达兵。从离海洋最远的地方走向海洋,她需要克服水土不服、晕船等多重困难。“别人能坚持下来,我也要坚持下来。再说,部队里比我们更辛苦的兵种有的是,想想他们,我吃这点苦算什么?”麦吾丽旦说。
怀着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麦吾丽旦很快成长为一名海军舰艇兵。军营里的磨练让她多了几分冲劲和韧劲,退伍后她继续上大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毕业后很多单位向她抛来橄榄枝,她却选择了南疆沙漠边缘的油田。
麦吾丽旦·沙拉木(左二)在柯坪县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期间,和队友们一起入户走访。麦吾丽旦·沙拉木供图
从浩瀚大海走进茫茫大漠,从一身“海军白”变成一身“石油红”,从主动报名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到驻村后迎接新的挑战,麦吾丽旦在角色变换中努力做好自己。自退伍以来,很多人想听她的“航母人”故事,想了解她的奋进历程,她总是谦虚地说:“我不管走到哪里,发现身边总有很多比我更能奉献、付出更多的人,这些人是我学习的榜样。”
麦吾丽旦有两个妹妹,大妹妹叫麦合丽亚,小妹妹叫米克热班,她的军旅生涯对两个妹妹影响很大。2020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上大一的麦合丽亚也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成为驻守在喀喇昆仑山脉一带的一名导弹兵。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候寒冷,麦合丽亚和战友们一样,在一次次艰苦训练中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去年9月,我复员后重回大学继续我的学业,准备明年考研。毕业后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麦合丽亚说。她像其他学生一样认真地上课、做作业,偶尔夜深人静时,她也会翻看手机里保存的一张张戎装照,回忆恍如昨日的难忘军营生活。
麦合丽亚·沙拉木在部队时的留影。麦合丽亚·沙拉木供图
姐妹俩都主动参军为祖国守边疆,让她们的父亲沙拉木·木吉提很自豪。沙拉木经常告诫她们,退伍不能褪色,回到地方更要发扬优良传统,为家乡的建设作更多贡献。
“说实话,我舍不得女儿到很远的地方,不希望她们吃苦,但女儿有自己的理想和选择,我尊重她们。”沙拉木说。现在,受两位姐姐影响,上小学5年级的米克热班也有个军旅梦,梦想将来当一名空军飞行员。(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