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明清时期,晋商就往返于新疆进行贸易,天山南北处处留下了晋商的足迹。虽隔千山万水,但也阻挡不住晋疆两地的深情厚谊,时至今日,两地各族群众的联系更为紧密。
自2015年以来,山西省长治市与二二二团建立了对口支援帮扶机制,先后选派四批援疆干部人才和三批柔性援疆技术人才到二二二团开展工作,全力做好民生援疆、智力援疆、产业援疆、医疗援疆、文化教育援疆和深化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为提升团场各族干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助推团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了山西力量。
2020年年初,山西省长治市第四批援疆干部人才带着满腔热血来到了二二二团,接过“接力棒”,唱响奋斗“主旋律”,谱写时代对口支援工作“新篇章”。三年来,山西省长治市先后选派47名援疆干部人才在二二二团工作。其中,计划内援疆干部人才14名,包括6名党政干部、4名教师和4名医生;柔性援疆干部人才33名,包括27名党政干部和6名教师。为推进团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赢得了团场干部群众的信赖。
医疗援疆 造福百姓
在长治市委、市政府和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二二二团援疆工作队把医疗援疆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以团场医院为依托,以援疆医生为骨干,精心打造“国医堂”中医药诊疗品牌,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团场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二二二团医院的中医技术人才相对薄弱,诊疗技术欠缺,不能满足职工群众的看病需求。随着一批批援疆医生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针灸技术,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才,也让针灸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在援疆医生的努力下,中医特色品牌逐渐响亮起来,受到职工群众的认可,改善了团场的医疗水平。
4月24日,在二二二团医院“国医堂”门诊室,援疆医生贾凯君正在为职工群众进行中医问诊。针灸室里,同样是援疆医生的李海青在为患者进行针灸。
二二二团文幸社区61岁居民王新疆便是前来诊疗的患者之一。今年2月,王新疆出现多汗、痰多等病症,听人介绍来到贾凯君这里就诊。经过1个月的调理,王新疆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得知贾凯君、李海青援疆工作即将结束的消息后,她专程送来一面锦旗表达感谢。
“刚到医院时,听到最多的就是‘援疆医生来了,以后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了’,那时从心底里感受到职工群众对援疆医生的信任与期待。我就告诉自己,要付出万分努力来做好每天的接诊工作。” 贾凯君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贾凯君、李海青十分重视“传帮带”,医院先后安排2名医生向他们学习中医诊疗技术,经过一年多的指导,中医专业的“三支一扶”大学生门莹莹的针灸技术有了很大提升。“两位老师倾囊相授,给了我很大帮助,我现在的进步离不开他们的耐心指导。”门莹莹说。
二二二团医院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援疆医生的到来不仅填补了团场中医诊疗的空白,也为团场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医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在李海青、贾凯君2名医生到来后,“国医堂”的成立大幅改善了中医诊疗设施、环境,实现了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诊疗服务。
2020年至今,山西援疆医生累计接诊患者6800余人次,收到患者感谢锦旗20余面,中医针灸、推拿、康复理疗、三伏贴等特色疗法在团场居民中口口相传,其“简、便、廉、验”的优势得以彰显,团场群众由衷地说出心声:“援疆中医到门口,就近看病不发愁。”
2022年8月,新一轮疫情让团场按下“暂停键”。由于缺乏检测设备、医疗条件和专业的医务人员,团场核酸采样后只能运送至十二师疾控中心进行检测,来回路途遥远加上全师样本检验等待时间长,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山西省长治市得知后,第一时间通过招募和筛选,选拔2名政治意识强、专业技术过硬的医疗专家驰援团场疫情防控工作。
同年9月,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医生李敏、王晋霞来到二二二团,大力加强对团场医务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全程手把手指导检测检验,有力保障了团场新建集成式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投运,为疫情防控注入了山西长治力量。
“作为一名党员,来到这里我就要发挥医务人员所长,做晋疆友谊的使者。”王晋霞说。
文化润疆 沁润心田
近日,在二二二团子女学校,一堂别开生面的“传承中医药文化”主题班会在各班级有序展开,教师们围绕中医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红枣、芡实等中药材的功效作用进行介绍,让学生们见识到“闲花野草皆妙药”,深切感受到传统中医的博大精深。
除了氛围活跃的“传承中医药文化”主题班会,每周二、周四的“兴趣社团”也是学生们最开心的时刻。为了提高学生健康意识,2021年以来,二二二团子女学校积极联系团场医院的援疆医生开设了“中华医药”兴趣社团。援疆医生贾凯君向学生讲解耳穴压豆、艾灸、贴穴等中医技术,并介绍生活中常用保健穴位的定位和功能,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医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从2021年开始,学校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德育工作计划,并贯穿于教育教学中,借助主题班会、医药文化角、社团等活动,让学生们全员参与。通过学习,学生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二二二团子女学校德育处主任胡凤葵说。
4月24日,在二二二团子女学校音乐室,学生吕文强演奏着二胡,悠扬的乐声赢得阵阵掌声。提及心爱的二胡,吕文强的思绪不禁回到2021年3月,那是他第一次接触专业的二胡音乐课。
2021年3月的一天,在音乐教室里,由二胡演奏的乐曲 “赛马”让学生们如痴如醉。这是山西省长治市援疆干部、二二二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显荣开办的传统民族乐器二胡社团活动。
课堂上,马显荣从二胡的构件和发音原理进行了讲解,系统介绍了二胡的历史与常识。随后,学生们学习了二胡演奏的坐姿、持琴、持弓、运弓,马显荣手把手矫正每个学生的动作,扎实的二胡功底、耐心细致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马显荣说:“我是偶然在学校发现了这些蒙尘的二胡,想着既然我会,为什么不在团场开一个二胡特长班呢?于是便产生了向职工群众和学生教授二胡知识和音乐知识,把文化阵地拓展到职工群众家门口的想法。”
带着这样的初衷,在团场的帮助下,马显荣的二胡社团活动和兴趣培训班办得有声有色。进校园、进社区,讲授二胡的演变历史和发音原理,欣赏各式各样的二胡名曲,手把手耐心指导每一个学员……让各族职工群众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手工编织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还有了一技之长,很有收获。”二二二团文幸社区居民肖云说。2022年1月5日,山西晋巧手工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耿原萍、白冬梅、胡丽萍、刘志红来到团场开展“晋疆姐妹情”手工编织培训班。
在10天时间里,团场100余名妇女群众跟着她们学习了布艺拼花大托特包、钩织可爱老虎围巾和藤编六角花复古包的制作方法。
“2022年是我第八次到二二二团进行手工技能培训,大家的学习热情很高。我们培训的目的是想帮助学员在业余生活中,增添一份兴趣爱好,学会新的技能,更好发挥妇女特长。”山西晋巧手工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辅导老师胡丽萍说。
2021年,为弘扬和传承兵团精神,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二二二团历时一年筹备大型歌舞诗剧“一堂党课”。二二二团援疆工作队把该诗剧推送到内地,让更多人了解兵团、认识兵团、热爱兵团,同时也实现了两地文化的交流交往。
“我们利用援疆资金,充分挖掘团场红色资源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屯垦戍边的感人故事、老兵精神转化为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通过生动形象的艺术载体,让红色故事鲜活起来,使两地人民对党的历史有更加清晰地了解,对团场屯垦戍边史有更深刻的认识。”二二二团副政委杨丽说。
2020年以来,二二二团援疆工作队扎实开展文化润疆,坚持在“润”字上下功夫,引进长治的文化理念、文化形式、文化内容,邀请山西省优秀文艺曲目、文化精品工程进疆演出,让大家寓教于乐;在“输”字上见真招,把具有兵团特色的文艺节目、文旅产品展示出去,让疆外人士、专家、学者多指点、提见解,同时把团场干部和致富带头人、文艺骨干输送到山西等地学习交流,实现“引进”“输出”“回流”“灌溉”的良性循环。
民生援疆 利民惠民
情谊,在援疆中升华;民心,在援疆中凝聚。
“便民桥修好了、道路畅通了、人心暖了……”4月25日,二二二团职工张永忠提起位于团场六连的便民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位于团场六连的便民桥不仅是山西援建的一条桥梁,更是连接两地各族群众的一条连心桥,是促进兵地融合发展的示范桥、致富路。
2022年7月28日,在阵阵掌声中,总投资680万元的二二二团便民桥正式通车。二二二团党委书记、政委王承位说:“这座便民桥饱含着山西人民和山西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深厚情谊,积聚着兵地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巨大能量,我们在兵地进一步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之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2020年至今,山西实施援疆项目33个,投入援疆资金4484万元,其中投入民生领域资金4319万元,占比96.32%;修建了包括六连便民桥、通连公路、团部安全用水提升工程、党群服务中心等一批重点民生工程。
为了保障民生援疆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二二二团援疆工作队定期对接项目实施单位,多次深入项目施工现场督促施工进度,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二二团援疆工作队在民生领域持续发力,团场长期存在的事关职工群众交通出行、饮水安全、文化休闲等方面的民生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援疆项目推动发展、促进团结、凝聚人心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真情的力量,可以直达人心。在二二二团工会,至今还珍藏着一封特殊的感谢信,信的主人是团场困难子女招瑞雪。信上说山西“援疆助学金”解决了她的家庭困难,圆了她的大学梦,非常感谢山西省总工会以及团场各单位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她会好好学习,回馈社会,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每年,二二二团都会举办“援疆助学金”发放仪式,2020年至今已有59名大学生像招瑞雪一样受益。
五连职工秦炎琼的女儿陈秀杰考上了新疆农业大学,家里供养一个大学生有些吃力,“援疆助学金”给予了她温暖。“助学金解决了我们家的困难,今后我要教育孩子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秦炎琼感激地说。
自2015年山西省总工会对口援建二二二团以来,持续发力教育援疆,大力营造关爱贫困学生、捐资助学的浓厚氛围。通过工会援疆助学项目,累计为122名困难家庭子女提供援助资金38.6万元,帮助团场困难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