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犁、一块方糖、一架解放牌电影放映机,一盏盏马灯、一排排缝纫机,勾起人们对军垦戍边历史的无限回忆。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一四三团九连,有一个“隐藏”在桃园的特殊庭院,里面摆放着上万件老物件。这是一个“复制”时代的庭院,人们称它为“军垦二代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创办人名叫陈宇奇,2012年被自治区引进为首批“百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到了新疆,2018年定居家乡。
1959年,陈宇奇出生于一四三团五营,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生,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疆一所大学。1994年,他赴美国纽约进修学习,毕业后在美国找了份工作,但他的内心始终牵挂着祖国。
他在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有独到的研究,先后担任国内十几家知名企业的技术顾问,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贡献给祖国。
一次,他听同学说一四三团九连有个院子挺好的,便前去查看,当看到占地3亩的院子后,萌生了建一座军垦二代博物馆的想法。说干就干,他开始四处收集老物件,穿梭在全国各地的旧货市场。
许多人都觉得陈宇奇建博物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便将自家的老物件捐赠给陈宇奇。
2016年8月,“军垦二代博物馆”开门迎客。博物馆分为农工家庭陈列室、农耕文化陈列室、连部陈列室、毛泽东思想文献陈列室和改革开放陈列室五个展室,老物件涉及劳动工具、生活用品、娱乐器材、报纸书籍等。
陈宇奇说,兵团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薪火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