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一七〇团的何雪艳从1991年12月份开始参加工作,勤勤恳恳为团场职工服务,认认真真做好社会保险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她的辛勤付出得到了职工群众的一致赞誉。
有事就找“何大姐”,平凡岗位彰显惠民底色
“群众的事无小事,只要他们需要,我们就要尽力去做好。”何雪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科员到所长,在成长的点滴过程中,她始终想着群众,念着群众,尽自己所能为群众办事。第一时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被一七〇团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为“暖心大姐”。
工龄和工资问题是职工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每年都有许多人查询自己的工龄和工资,每到这时,何雪艳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给他们查档案、查系统记录,并做好政策解释工作。自1999年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资开始,每当开展调资工作时,她经常加班加点,核查退休人员档案的,保证每位退休人员调资数据的准确性,做到社会保险待遇“应享尽享”。多年来,她累计查阅档案3000余份,解答政策2万余人次。
2019年8月5日,退休职工梅家有匆忙来到社保所找何雪艳,经询问,原来老人由于年龄大,老是记不住自己和老伴的退休工资是多少,便来社保所详细问个清楚,何雪艳贴心地给老人详细讲了工资构成、调资明细,并将老两口工资调整情况写在纸上,方便老人日后查看。经此一事后,何雪艳陷入了沉思,想到团里面像梅家有这样年龄大、腿脚不便的老人很多,便给社保所定了个规矩,在每年工资调整后,把八十岁以上以及腿脚不便的退休人员工资调整情况写在纸上,并注明调资前后的工资金额,通过微信、上门等方式,将工资调整单送给老人,让老人一看就能明白,这一行为也让退休职工们备受称赞。
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一线服务彰显爱民本质
一七〇团的连队分布形式属于点多线长,其中,一七〇团一连和二连地处山区,出行不便,离团部200多公里,职工群众大部分是少数民族,为践行社会保险“一人不漏、一户不少”。自2016年开始,每年的10月和11月,她都会和科室的工作人员带上社保政策宣传资料,深入到连队社区以及牧民放牧的冬牧场,宣传社保政策、办理社保业务。在她的影响下,庙尔沟地区每年都有20多人加入职工队伍。
2019年12月,职工社保缴费已到了最后期限,4连职工叶尔波拉提·吐尔逊由于在外打工挣的钱还没结完,手头现有的钱只够妻子曼各努尔·苏特缴社保,而他自己的社保缴费还缺7000多元,眼看快过了缴费的最后期限,如果次年补缴不仅要收利息,还不能享受减负资金政策,看到叶尔波拉提·吐尔逊焦急的样子,何雪艳自掏腰包帮他垫付了社保,从那以后叶尔波拉提·吐尔逊见了她总是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并对身旁的人说:“这是我的汉族姐姐。”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向群众宣传惠民政策
何雪艳深深地懂得要想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自己首先要掌握更多的社保政策。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她抓紧一切业余时间,学习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通过努力在2007年考取了人力资源中级职称。
近几年来,随着团场各项惠民政策日趋完善,何雪艳更加意识到社保政策宣传的重要性。从团场社保改革之初至今,她一直忙于送政策上门,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社保政策,下连队、进小区,无论是在职工培训的课堂上,还是在连队职工家中,或是在建筑工地上经常能看见她的身影。近几年她组织开展了20多场次的社保政策宣传,惠及职工群众1100人次。
何雪艳的长期努力和热情服务,得到了退休职工的高度认可。2022年6月,300多名退休职工自发在微信群里表扬她。退休职工关殿梅说:“社保所的何雪艳同志工作认真负责,我们常年居住在内地,经常遇到各种疑难问题及医疗报销问题,多次打电话咨询,她都能认真解答,不厌其烦,尽心尽责地为退休职工排忧解难,我们特别感谢她。”
三十多年来,何雪艳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岗位做着平凡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像一七〇团的沙棘一样将绿叶和果实奉献给了大地,她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社保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