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科技工作者
 
兵团广播电视台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身处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身份,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技工作者。他们时刻心系六师五家渠市经济社会发展,朴实却不普通,平凡却不平庸。

今天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点亮精神火炬”。记者带您走进一群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职工群众家中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听听他们讲述以大地作纸、以实干为笔的奋斗故事。

5月30日上午,六师农科所专家针对共青团农场四连棉花种植户李彦军50亩棉花地的田管情况,进行“把脉问诊”,开出科学“处方”。

共青团农场四连职工李彦军:“专家经常来指导田管工作,帮助我们提升种植棉花的水平,防治病虫害、低温等情况,尽量让棉花高产。”

种地先养地,地壮才能长好苗。李彦军说,他的棉花地使用微生物菌剂后,不但改善了土壤板结酸化,还让棉花长势同比去年好了很多,效果相当不错。

六师农科所工作人员录亚丹:“大部分微生物对于棉花抗病、枯黄萎病有一定效果,这是一个长久作用的过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

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眼下,垦区大地,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进入最重要的田管期,六师农科所专家田间“会诊”只是一个小缩影,在田间地头,处处可以看到他们默默无闻付出的身影,职工群众乐享科技助农带来的红利。

共青团农场四连党支部书记徐基彪:“六师的科技工作者非常给力,经常到田间地头为职工群众答疑解惑,解决科技上的难题,我们非常感谢他们。”

六师农科所组建特色作物、粮油作物、棉花等5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与各团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六师五家渠市涉农企业签订技术服务,明确“立足师市、强化科研、规范管理、服务团场、加快转化”的发展思路,提高创新能力,组建科研团队,明确研究方向,加强科技合作,培养科技骨干,2022年,六师农科所被国家人社部、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六师五家渠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白鸽:“截至2022年底,师市一共有科技工作者1.1万余人,后期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引导科技工作者围绕师市重点工作,为师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是一束光,因志同道合而汇聚成精神的火炬,照亮建设科技强国之路。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鼓舞下,他们正奋楫笃行、大胆求索,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燃烧自己全部的能量!

来源/六师五家渠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苏漫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