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口气,屏住、不要出声,使劲用力、用力……”产房里,每当这一刻来临,助产士杨晓梅拉高嗓音,心跳加快,和产妇一起用力并充满期待。
2002年,杨晓梅从甘肃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产专业毕业,进入哈密市中心医院产科工作,现任产房护士长。她说:“我热爱这份职业,20年里,我在陪伴准妈妈中,读懂了她们的需求,一次次在接产中缓解她们的紧张与焦虑,帮她们顺利分娩,让我懂得了助产士的爱与责任。”
杨晓梅正在床旁为产妇提供帮助。李春梅摄
2018年,一名准妈妈因胎儿方位不正,生产6小时后依然没有进展,医生建议她实施剖宫产手术,但这位准妈妈是一名瑜伽教练,不愿在身上留下疤痕。她拉着杨晓梅的手,含着泪说:“你一定要帮帮我,我要自己生。”
杨晓梅感受到她十分渴望顺产,在多次查看她和胎儿的情况后,迅速制定了可行的转正胎方位方案。“你一定要配合我,我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杨晓梅与孕妇达成默契后,便开始一步步调整体位,两个小时后,孩子顺利出生。
“能否顺利帮助产妇接生,需要产妇全力配合我的床旁指导,我要和她们成为最佳拍档。”杨晓梅说,整个产程,她就是产妇的精神支柱,一个微笑,一声鼓励,都能给产妇一剂强心针。
杨晓梅照料新生儿。李春梅摄
2017年的一个深夜,一名准妈妈开始宫缩,强烈的疼痛让她变得焦躁不安,不停发泄对丈夫的怨言,有了剖宫产的念头。但她转念想到小时候大腿内侧因烫伤留下的疤痕,又想自己生。杨晓梅默默守在她身边,耐心陪她在产房里活动,和她聊生活中的点滴,开导她,分散她的注意力。第二天清晨,她顺利生产,母子平安。“后来,我们成了朋友。4年后,她又生了二胎,还是我给她接生的。”杨晓梅说。
一次,杨晓梅在接生时遇到了极为罕见的胎儿面先露的情况,以前她只在书本中读到过这样的案例,现实中还是第一次遇到。她知道这样胎位出生的婴儿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新生儿窒息,产妇也可能发生梗阻性难产,危及生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杨晓梅冷静下来,在孕妇待产时,她重温书本中的知识要点,牢记关键环节,在为孕妇接生时,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到最佳生产方案,顺利帮助这对母子渡过难关。
“现在我们越来越注重产妇的舒适生产感受及产后康复体验。”杨晓梅说,随着助产理念的发展和进步,助产士需要全流程关注产妇,从产妇入院到产后40天,都在她们的医疗照护范围内,这意味着,有很多的助产技术和新的照护模式等待她们去学习,这对杨晓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次次成功拥抱新生命,是我不断成长和精进的最大动力。我会通过学习,继续努力提升技能。”杨晓梅说。(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叶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