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大草原上的民俗表演 来源:和静零距离
双手紧抓,双臂用力,搏克(蒙古式摔跤)选手侧身用力扳倒对手,欢呼声、哨声在围观的人群中此起彼伏,激励着勇士再下一城……5月22日,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赛热木村举行的巴音布鲁克草原牧人节上,“草原男儿三艺”——搏克、赛马、射箭比赛让游客和村民们热情高涨。
“今天体验到了新疆民俗中的速度、力量、技巧,真过瘾,摔跤手、骑手、弓箭手虽然大都是牧民,但特别有专业精神。”山西游客李镕穿着一套宝蓝色的蒙古族服装,盘腿坐在草地上享受着和民俗风情相遇的过程,这是他新疆之旅的一份收获。
从帕米尔景区的塔吉克民俗村到尉犁县的罗布人村寨,从阿瓦提县的刀郎部落到可可托海景区旁的额河第一村塔拉特村,从温泉县的博格达山民俗风情园到伊宁市的六星街,新疆各旅游区的民俗文化展示无处不在,民俗风情游也成为游客们“在旅途中沉浸另一种美好生活”的优选。
近年来,新疆各旅游景区加大民俗风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打造民俗文化街区,鼓励各地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开展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丰富民俗文化旅游体验项目。
5月以来,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的文化能人组成团队,帮游客穿起民族服饰,并讲解服饰的穿搭特色,带着游客弹起冬不拉,端上奶酒,体验当地的迎客礼节。
新和县和新疆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提升改建的唐安西都护府文化园,让入城的游客一站式走遍古代驿站、乐坊、茶果店,穿唐服戴花钿穿越时光感受“唐代闹市”。
在5月27日开幕的博斯腾湖大河口景区开湖季上,弹着托布秀尔的民间艺人们,教游客唱起蒙古族长调民歌,跳起新疆蒙古族民间舞蹈萨吾尔登。
莎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里,伴随着十二木卡姆艺人们的弹唱和舞蹈表演,讲解员古力尼尕尔·吐尔孙为游客普及木卡姆艺术的知识,并介绍展区里多种民族乐器的由来和音色特点。
“民俗文化展示特别需要专业的讲解,游客听懂看明白才能真正感受到民俗的魅力。”古力尼尕尔说,园内展示了莎车县约100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当前,随着游客对旅游项目的参与感、体验性、文化内涵的丰富度要求不断提高,民俗文化的展示方式、民俗产品的设计形式都急需改造提升,否则很难留住游客。
“我们会充分利用好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庆的文化积淀,同时利用好开湖季、冰雪节的平台,让更多疆内外游客在旅行中体验迷人的民俗风情。”博湖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孙宗均说。(记者 银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