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紧握“接力棒” 点亮生命之光
 
兵团广播电视台

自从5月15日台州市第十一批“组团式”医疗援疆团队来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后,接过医疗援疆“接力棒”,充分发挥“组团式”医疗援疆作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施展专业技能,为患者带来“福音”。

生死时速的“决战”

“我们手术很成功,病人还要观察一下,一会儿就出来了。”

5月28日凌晨2点,伴随着医护人员前来向患者家属报平安,台州市援疆医生、阿拉尔医院内二科副主任王文敏和医院的同事结束了长达6个多小时的脑血栓手术。

“王老师,科室来了一位72岁脑血栓病人,左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已3个多小时了,情况非常危险……”作为台州市立医院派出的优秀青年专家,5月27日傍晚,王文敏接到电话后没有任何迟疑立刻赶赴医院,和同事们携手展开了一场与生命赛跑的紧急救援行动。在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下,6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逐渐苏醒、恢复意识。

5月28日早上天刚亮,王文敏便到病房查看患者术后情况。

“非常感谢台州援疆医生给了母亲第二次生命。”患者王某的儿子激动地告诉记者 ,“我们一家人都担心手术后,母亲会不会瘫痪,没想到手术很成功,非常感谢!”

阿拉尔医院内二科医生张凤坤说:“手术过程中,王老师把这台手术当作一次教学案例,让我们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王老师精细的操作手法、精湛的医术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5月27日21时许,王文敏经对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后,发现患者血管迂曲,手术难度较大,他凭借高超的技术,成功进行血管内取栓。此次取栓手术是医院首例,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阿拉尔医院内二科主任马淑琴说。

进疆后的第一次手术获得成功,让王文敏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了更好的计划:“首先要把年轻医生的能力带起来,把技术留在这儿;其次,这里脑出血、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多,对此我想给医院提供相关帮助,建立数据库,提高科室的诊疗水平。”

惊心动魄的抢救

伴随着新生儿的啼哭声,吴新迎来了援疆后的两个“阿拉尔宝宝”。

“放心吧,我刚刚看过孩子,目前病情基本稳定,再观察几天,就可以出院了……”5月28日,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吴新耐心地跟孩子母亲张某说。

5月27日凌晨2时30分,市民张某的双胞胎早产,其中一个孩子出生时呼吸困难,且症状逐渐加重。因早产儿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力差,早期极易出现呼吸窘迫、呼吸衰竭、颅内出血,后期还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凭借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小儿内科多年的临床经验,吴新结合胸片经评估判断婴儿为肺发育不成熟,新生儿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如果不积极抢救将有生命危险。历经10多个小时的急救和精心呵护,患儿安全度过了危险期,经观察后可出院。宝宝终于回到父母的怀抱,家属们激动地抓着吴新的手说:“谢谢您,台州医生!”

“我们参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和三五九旅开发建设塔里木党性教育体验地后,深受感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一名援疆医生,我会传授更多的知识、技术,为更多宝宝的生命和健康保驾护航。”吴新说。

“台州市6所医院的10位医生组成的医疗援疆团队来到阿拉尔市,为医院培养后备学科带头人,引领学科持续发展,发挥‘组团式’医疗援疆作用,汇聚起打造南疆区域医疗中心的强大力量。”台州“组团式”医疗援疆团队领队、阿拉尔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卫星说。(记者 江珊 卿朋 通讯员 张芳)

来源/第一师阿拉尔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杨艳慧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