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二十五团根据市场需求,借助设施大棚发展“大棚经济”,把培育发展特色种植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职工增收的重要抓手,为广大职工带来了美好新生活。
6月4日,二十五团六连职工徐启红正在大棚里给冬枣疏果。今年是徐启红种植的冬枣挂果的第二个年头,目前冬枣长势喜人,丰产丰收在望。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棚里冬枣挂果情况非常不错。如果今年秋天产量高、行情好的话,明年我计划再多种植一棚冬枣。”徐启红说。
除了冬枣,徐启红还有3座育苗大棚。每年冬春季节,徐启红就用大棚培育辣椒苗、番茄苗,育完苗后便种上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在春节前后错峰上市,收入可观。
今年,徐启红瞄准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有利契机,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尝试发展观光采摘增加收入。“其他团场有这种类似的项目,我将通过向他人请教、请专家指导等方式,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徐启红说。
眼下正是大棚葡萄生长的关键期,做好水肥管理、温度调控至关重要,为此,二十五团三连职工秦先国特地邀请团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共同查看葡萄长势,为葡萄增产增收打好基础。
“现在正是水肥管控的关键期,为了实现葡萄种植增产增效,现在要注意葡萄副梢的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二十五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新红说。
秦先国种植大棚葡萄已经有10年经验了,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市场销路不断拓宽,大棚真正成为了他的“聚宝盆”跟“钱袋子”。
“葡萄产量挺稳定的,平均每个棚产量在8吨以上,按照往年的市场价,除去成本,每个棚纯利润能有6万元。”秦先国说。
冬春一茬苗,夏秋二茬菜。目前,二十五团共有大棚882座,其中841座大棚用于冬春育苗,631座用于种植辣椒、番茄、豇豆、莲花白等秋延蔬菜。近年来,二十五团发挥设施大棚建设起步早、技术成熟、育苗集中、市场稳定的产业优势,把大棚产业发展成助推乡村振兴、促进职工增收的富民产业。(魏承亿 丰溢萱 谭心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