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非遗体验区内,非遗传承人杨新平在绘制现代套彩烙画(摄于8月23日)。
兵团展台展示的八师石河子市军垦剪纸、掐丝彩釉画(摄于8月23日)。
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刀郎木卡姆表演现场(摄于8月23日)。
游客在浙江展台前观看平阳木偶戏(摄于8月23日)。
福建展台前,浦城剪纸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剪纸技艺(摄于8月23日)。
江西展台展示的景德镇手工瓷器(摄于8月23日)。
北京展台展示的泥塑(摄于8月23日)。
柯尔克孜族刺绣作品“马背上的少女”(摄于8月23日)。
安徽展台展示的榔桥木梳深受游客喜爱(摄于8月23日)。
●李和平
8月23日,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以下简称非遗展)在阿克苏市开幕,来自19个援疆省市及新疆、兵团的383名非遗传承人、330个非遗传承项目齐聚阿克苏,以非遗展示促进交往,以交流切磋增进情谊。
本届非遗展由文化和旅游部、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延续“文化的瑰宝,人民的非遗”主题,以“非遗+展演”“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科技”为主要展示内容,并同期举办“霓裳非遗”T台秀、非遗集市、非遗夜游等特色活动,进一步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
来到非遗展主展区A馆,19个援疆省市展台各具特色。在北京展台,游客拿起皮影向非遗传承人学习表演技艺;安徽展台的榔桥木梳吸引众多游客争相购买;天津展台前,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的达仁堂清宫寿桃丸香味扑鼻……多彩的非遗展演让游客惊喜不断。
新疆、兵团展台热闹非凡,各类民族特色服饰靓丽多彩,精致小巧的文创产品备受游客青睐。悠扬动听的秦腔、豫剧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一曲唱罢,掌声经久不息。
本届非遗展,兵团非遗展位首次特装亮相,以非遗动态展演、静态展示、深度体验的方式,综合呈现兵团非遗魅力,选派国家级、兵团级和师市级3个级别共10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包括三师图木舒克市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六师五家渠市哈萨克毡绣和布绣、一师阿拉尔市民间手绘纹样、九师白杨市现代套彩烙画、八师石河子市军垦剪纸等非遗项目。
富有兵团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兵团各族职工群众共同创造的成果。目前,兵团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兵团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人,建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兵团非遗主题展览馆1个。
近年来,兵团坚持以先进文化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大力加强兵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满足各族职工群众文化精神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的瑰宝,人民的非遗。本届非遗展以展为“媒”,邀八方来客领略非遗魅力,携手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传播交流和合作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