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门,十五分钟能做些什么?“小到修鞋配钥匙,大到就医上学,日常生活所需在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内都能得到满足。”新疆乌鲁木齐市澎湖路社区居民一诺说。
澎湖路社区位于经济开发区高铁片区核心区,毗邻小绿谷、高铁站,现有常住人口1625户3120人,流动人口2743户16526人,周边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目前,辖区基本保障类业态14项128家,品质提升类业态18项202家,涵盖健身、医疗、购物、餐饮等日常生活所需服务。
9月14日,乌鲁木齐市澎湖路社区知新书城一角。新华社记者 刘红霞 摄
“在推进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的建设中,社区始终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满意清单’,缺什么补什么。”澎湖路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道,聚焦“一老一小”,社区创新服务模式,利用阵地资源为老人儿童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联合物业公司开展物业+生活服务,物业缴费、入户维修、工具借用等都可以在手机小程序完成。
三分钟,可以在门口蔬果店买到新鲜瓜果;五分钟,能够步行走到综合商超逛街、购物、做普拉提;十分钟,可以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
记者见到73岁居民姜广吉时,他正在水磨沟区北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棋牌活动室专心致志地观看棋友下象棋。
“走过来也就七八分钟,在这儿和老伙计们喝着热茶、下棋、看书,感觉很好。”姜广吉笑呵呵地说:“我今天还在这做了免费体检,十天后就能拿到体检单。”
9月14日,社区居民在北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棋牌活动室下象棋。新华社记者 张瑜 摄
为满足社区内不同年龄段群体的需求,北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构建全龄服务模式,打造国风技艺室、悦读书苑、棋牌、舞蹈、六点半课堂等多种公益性文化活动阵地,成立“和美北山”志愿者联盟,大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在经济开发区澎湖路社区的知新书城,记者看到,从亲子露营风格到咖啡馆风格,居民在丰富多元的场景中徜徉书海。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确定了10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将便民生活圈建设行动和暖民心行动深度融合,凝聚街道、社区、物业、商户等各方力量,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便民服务功能,实现便民商业服务+生活服务+社交活动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记者 张瑜 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