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和田所需,倾尽所能,在产业、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十年累计选派3574名援疆干部人才,投资192.4亿元,实施项目1630个,高质量完成中央交给北京的援疆任务,为和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对口援疆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探索“组团式”产业援疆 增强受援地内生动力
北京市依托人才、资源、技术、市场等北京优势,结合和田实际,持续深入推进产业援疆,逐步形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大招商工作格局,深化企业落地服务,细化企业投资兴业政策,拓展产业消费市场”的“组团式”产业援疆模式,大力支持和田特色农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创新消费帮扶模式,实施“北京国企工装援疆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等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创新建设的北京组团式产业援疆数智展示中心顺利启用,标志着北京产业援疆踏上了“数智引领”的全新征程。
2021年9月,北京市援疆立足受援地资源禀赋,结合和田地区纺织业发展优势,争取北京国企支持,创新组织开展“北京国企工装援疆行动”,搭建北京国企工装援疆工作平台,通过市场化运营模式,深化两地产业对接项目合作,增强了和田地区纺织企业的“造血”能力。
如今,在北京市对口支援的和田市、和田县、洛浦县、墨玉县以及兵团第十四师,都有北京援建的工业园区,为和田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和田市服装产业园,京和纺织是北京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构思指引下落地和田的一家国有企业。公司将国内最先进的产业用纺织材料及其制成品生产技术和设备带到和田,建成西北首个全产业链的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基地和全国首个设施农业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据了解,仅2023年,北京市计划在和田地区及兵团第十四师实施产业援疆项目24个,涉及援疆资金3.78亿元。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 滋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文化润疆”始终坚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谋划推进文化润疆工作,切实提高传统文化的“浸润度”和“滋养度”。
音乐剧《故宫里的大怪兽》走进和田。
近三年,北京市共实施文化润疆项目158个,涉及资金16.7亿元,打造了“京和丝路情”首都文化润疆品牌,在和田建立北京“文化润疆”创作采风基地,积极组织首都作家、书画家、舞台艺术家到和田创作采风,挖掘和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创作文化精品力作;开展“京和书香”系列活动,向和田图书馆等捐赠图书150万册,举办线上志愿服务系列讲座,让书香弥漫和田;支持拍摄电视剧《大漠魂》、创作《沙海小球王》《红柳花开》儿童广播剧和《五星出东方》大型历史舞剧,开展“润土工程”,引进《故宫里的大怪兽》等优秀剧目,用坚定的文化自信,讲好和田故事;举办“桑皮纸上的魅力和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京疆书画展”、和田地区“京和杯”农牧民篮球赛和青少年足球赛,打通了文化润疆最后一公里。
文化润疆润了北京,润了和田,更润了人心。
躬耕南疆 锻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北京援疆医生为和田患者做手术。
持续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是北京市援疆医疗队一直以来恪守的初心。多年来,北京市不断深化医疗援疆,创造出一项项医疗卫生工作的“和田模式”,“母婴向未来”、“幸福母亲”和“雨露春芽”计划为和田广大妇女儿童撑起了保护伞,“走向最边缘”——北京援疆医疗力量向基层延伸计划,“手把手”培养基层医务人员,让乡村群众挂上“北京专家”号。新建儿科、急诊、感染性疾病等专科联盟,实现“京和”两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2020年以来,北京市共派出四批222名援疆医生,与和田361名医生开展了“师带徒”式教学。期间,援疆医生共开展临床诊疗11.5万人次,手术近5700台,填补了当地医疗护理技术方面近400项空白。
探索教育工作新模式 发挥辐射引领大作用
在和田,“北京亲人”的故事口口相传。今年50岁的焦艳玲是一名在兵团第十四师支教的北京教师。她带出的高三班级成绩创历史新高,她指导过的教师多次在和田地区赛课活动中名列前茅。2022年,她的援疆生涯本应结束,学生们希望她“不要走”。于是,焦艳玲做了一个决定:留下来,陪孩子们毕业!
北京援疆教师教授京剧,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中国礼仪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2020年至2022年,北京市共派出500名援疆教师在10余所受援学校深化“组团式”教育支援,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学段。援疆教师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教师能力培养、学校内涵式发展等各方面,不断探索工作新模式和方法策略,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贡献首都教育力量,与当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430对。
在教育援疆工作中,一大批示范校建设也结出了硕果。投资2亿元,支持与推动改善全疆高校布局北重南轻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支持和田技师学院建设,积极构建“产业需求+职业发展+未来规划”的和田职教模式。
引进北京优质资源 发挥援疆后能量作用
近年来,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统筹发挥援疆干部人才的桥梁纽带和“传帮带”作用,积极引入北京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以“团队带团队”的模式,提升受援地人才能力素质,依托北京市人才资源优势,建立北京援疆智库,在延伸拓展“组团式”援疆、加大柔性人才引进、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人才队伍作用上实现了新突破。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组织开展“和田市科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修班”。
日前,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组织开展“和田市科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修班”,和田市849名乡科级干部参加研修班,进一步帮助受援地干部人才队伍提升能力素质。
2020年至2022年,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共实施智力援疆项目76个,投入资金5.53亿元,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举办各类培训3193班次,培训当地干部人才38.17万人次,覆盖地直单位、“一市三县”及兵团第十四师的60余个单位10余个团体。
据悉,“十四五”期间,北京市计划在和田地区及兵团第十四师投入109.58亿元援疆资金,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22.17亿元,支持210个北京援疆项目(含预备费2个),涉及五大领域,文化教育领域安排资金8.38亿元(占比38.8%),项目61个;民生保障安排资金7.44亿元(占比34.4%),项目44个;产业就业安排资金3.78亿元(占比17.5%),项目24个;“三交”领域安排资金1.24亿元(占比5.7%),项目49个;智力支援安排资金0.78亿元(占比3.56%),项目30个。截至9月10日,北京援疆项目206个(不含预备费2个,取消项目2个),全部均已开复工,总体开复工率100%,资金拨付率为100%,投资完成率58.15%。
八千里路援助南疆,二十六载深耕和田。一批又一批北京援疆干部人才在和田的大地上,挥洒汗水、倾智倾力,续写北京援疆故事,谱写新时代和田发展进步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