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医疗援疆托起兵团职工群众“健康梦”
7.5万
兵团日报

医疗援疆托起兵团职工群众“健康梦”

“我们将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专家来疆,为筛查出来的先心病儿童进行手术治疗,此外,还会为符合标准的儿童申请‘爱佑基金’,予以资助。”9月12日,一师医院儿科副主任、援疆医生刘李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天,浙江省医疗援疆儿科专科联盟巡回义诊医疗队一行前往一师百花幼儿园,开展“不忘初心,因爱‘儿’行”免费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活动。

记者从兵团卫生健康委获悉,近十年来,各援疆省市结合兵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和需求,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硬件”与“软件”共建,明确将“人才支援、技术支援”作为援疆工作的重点,积极为受援医院重点专科和专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完善兵团师团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医疗援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推动兵团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满足职工群众健康需求作出重要贡献。

根据兵团实际和职工群众健康需求,兵团提出“重症不出兵团、大病不出师市、小病团场看、康复回连队(社区)”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目标。各援疆省市以规划为引领,以强人才、强管理为重点,巩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成果,全面提升受援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水平,增强各族职工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

各援疆省市聚力项目援疆,采取“交支票”“交钥匙”“共建共管”等模式,不断提升受援地医疗卫生机构综合实力。近十年来,江苏省在四师可克达拉市援建医疗卫生项目18个,累计投入资金2.4亿元;河南省援建十三师红星医院中医楼项目,投入资金1.26亿元。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兵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22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入选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全面托管。作为兵团南疆地区医疗服务中心,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的建设,对均衡优质资源、落实分级诊疗、增加所在地及周边区域医疗服务资源供给、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将有效解决南疆地区患者看大病重病难、跨区域异地就医难等问题。

河北省结合二师铁门关市实际情况,创新实施“计划内+柔性引进+志愿援疆+本土人才培养+组团式援疆”五位一体医疗援疆模式,极大促进了二师铁门关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投入资金1168万元,为兵团培训1823名基层卫生人员,建强兵团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专业、更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

浙江大学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启动以来,共计选派108名专家,通过“以院包科”“导师带徒”“柔性援疆”等形式,最大限度支援一师医院和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为两家医院先后引进和开展各类新技术、新项目200余项。(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郑娅莉)

千里援疆洒大爱 医者仁心暖天山

在十二师三坪农场医院,来自山东德州的援疆专家蔡春梅(左)和山东援疆医生史忠瑞(右)为就医患者讲解病例(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冯晓玲 摄

8月3日,一师医院眼科援疆专家唐旭园(右)为老年患者做康复检查。 黄叶叶 摄

9月13日,北京援疆医生董艳(右一)、吴有兰(左一)到十四师昆玉市患儿家中回访。 高小霞 摄

河南省第十一批援疆专家及第十六批河南省人民医院援疆专家,在十三师新星市大营房步行街开展“援疆专家下基层、携手共筑健康梦”爱心义诊活动(摄于6月3日)。 郭静阳 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疆专家、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彭荣梅(左一),在义诊现场为石河子市民做眼部检查(资料图片)。 权江宏 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五师医院援疆医生赵丽娜(左)在指导带教医生查看病理检测结果(摄于5月26日)。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郭晓维 摄

9月12日,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人民医院大外科副主任、七师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徐峰(右)在为病人做手术。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张西安 通讯员 舒东杰 摄影报道

一项项先进的医疗技术填补医疗领域多个空白,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在茁壮成长,一件件医疗惠民实事打通了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为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医疗援疆既是增进受援地职工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也是提升对口援疆工作综合效益的“助推器”。近年来,各省市援疆医疗队不断深化“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创新工作模式,为兵团各族职工群众治病解忧,为医疗人员传道授业,助力兵团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送服务。湖北省援疆医生在五师双河市各团场、边防哨所、中小学校开展“守护健康”义诊活动,为基层送医送药送诊,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诊疗和健康服务,受益群众达5000余人次。

送技术。浙江省援疆医生积极为一师阿拉尔市争取援疆资金,购置设备,引入新技术、新项目。在援疆团队持续定向帮扶下,一师阿拉尔市生殖医学、新生儿科、急诊外科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重点专科数量不断增加,当地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了坚实基础。

送人才。第三批山东对口支援兵团工作开展以来,山东省累计选派56名医疗人才,助力十二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帮助十二师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援疆医生探索实施传帮带培养模式,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倾力传授给十二师的医护人员。同时,先后选派十二师50余名专业医疗人员到山东各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知名三甲医疗机构进行培训,提升了十二师医务人员诊疗水平。

如今的兵团,一座座现代化医院拔地而起、一个个专病特色科室从无到有、一台台高质量手术顺利完成……各援疆省市为兵团打造出更加先进的医疗服务体系,让各族职工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一名名援疆医师用自己的专业和坚守交出了满意的援疆答卷。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黄倩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