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石河子戈壁印象文化旅游园又添新景观
 
兵团广播电视台

在石河子戈壁印象文化旅游园,不仅有八棉厂房旧址、生产车间和保存完好的一代二代三代织布机,还有一个叫军垦文苑的地方。

在这里,有这样一面文化艺术墙。

白色的墙壁上,以诗配图的形式描绘出西汉至今的屯垦戍边历史,一首《屯垦颂》歌颂了几代屯垦戍边人的伟大和光荣。

墙画自东向西,全长77.7米。从2023年4月起,创作人员历时两个月制作完成。墙画内容是军垦文化人联谊会会长王新林和诗友李密共同创作的诗歌《屯垦颂》。

“十万大军吹号角,杖剑扶犁惊荒原。”“戈壁起百城,绿洲景色鲜。”整首诗歌不仅讲述了军垦前辈们屯垦创业的艰辛,更描述了军垦新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

作者之一王新林介绍,《屯垦颂》是他在2009年创作的一首诗歌。为了创作《屯垦颂》,他翻阅了近20万字的历史书籍,选取历史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贯穿整首诗歌里。

王新林说:“我是标准的军垦第二代,有着浓重的军垦情节。我希望通过文化艺术产品把老一辈的革命历史留下来,让新一代军垦人找到历史的根、军垦的根、文化的根,汲取奋斗的力量。”

除了诗歌文化墙,军垦文苑还有一间英模人物石画作品展览馆。展览馆内,雷锋、董存瑞、黄继光、钟南山、袁隆平……一件件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英模人物石画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仿佛听到了精美的石头在“唱”英模赞歌。

这些作品均以玛河原石为原料。2020年,王新林组织石河子军垦文化人联谊会会员去玛纳斯河寻石捡石,先后将2000余块符合标准的原石运回石河子。

经过选石、洗石、征诗、选诗、校诗、书诗、绘石等多方面纷繁细致的程序性工作,石文化与诗书画艺术得以完美融合。

在石城众多书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历经137天,1003幅(块)玛河原石书法绘画作品全部完成。其中原石书法作品907幅(块),原石绘画作品96幅(块)。

来源/八师石河子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震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